鹿角菜
(《食性本草》)
【异名】猴葵,鹿角(《南越志》),纶(《通志》),赤菜(《闽书》),山花菜(《岭南采药录》)。
【来源】为海萝科植物海萝的藻体。
【植物形态】海萝
藻体紫红色,高4~10厘米,可达15厘米;自盘状固着器丛生具不规则的叉状分枝,分枝处常缢缩。枝可达4毫米宽,亚圆柱形。内部组织疏松或中空。藻体有时出现扁塌的现象。四分孢子囊散布在皮层中,十字形分裂。成熟的囊果很小,圆球形或半球形,突出表面,密密地散布在藻体上。
多生长在中潮带和高潮带下部的岩石上,常丛生成群。我国沿海,北起辽东半岛,南至台湾的基隆、雷州半岛的硇州岛均有分布。
【化学成分】含氮2.36%,可溶盐12.76%,水浸后灰分4.04%,碘0.0043%,氧化钾1.54%,氯化钾2.44%。灰分中含钠、钾、硅、铝、磷、铁、钙、镁、硫、锰、铜、钛、硼;粘液内含甲基半乳糖甙、3,6-去水半乳糖二甲基缩醛、甲基木糖甙琼脂二糖二甲基缩醛D-半乳糖以及由半乳糖、木糖、2-酮基葡糖酸和3,6-去水半乳糖组成的硫酸多糖。又含牛磺酸。
【性味】咸,寒。
①《养生要集》:"味咸,冷利。"
②孟诜:"微毒。"
③《纲目》:"甘,大寒,滑,无毒。"
【功用主治】清热,消食,化痰。治劳热,痰结,痞积,痔疾。
①《食性本草》:"下热风气,疗小儿骨蒸热劳。"
②《日华子本草》:"解面热。"
③《岭南采药录》:"消痰下食。治一切痰结痞积,痔毒。以之作海藻酒,治瘿气;以之作琥珀糖,去上焦浮热。"
【宜忌】①《养生要集》:"食之动嗽。"
②孟诜:"丈夫不可久食,发痢疾,损腰肾经络血气,令人脚冷痹,少颜色。"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浸酒。
鹿角菜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鹿角菜 (《食性本草》) 【异名】猴葵,鹿角(《南越志》),纶(《通志》),赤菜(《闽书》),山花菜(《岭南采药录》)。 【来源】为海萝科植物海萝的藻体。 【植物形态】海萝 藻体紫红色,高...
相关推荐
-
榈木
榈木 (《本草拾遗》) 【异名】花梨木(《琼州府志》),青皮树、青豆风柴、青龙捆地、相思树(《湖南药物志》),鸭公青,三...
-
鹿角草
鹿角草 (《泉州本草》) 【异名】小鬼叉子、鬼针草(《江苏野生植物志》),山黄连、土黄连、不怕日草(《泉州本草》),鬼疙...
-
驴乳
驴乳 (《千金食治》) 【来源】为马科动物驴的乳汁。动物形态详"驴肉"条。 【化学成分】含水分90.12%、酪蛋白0.70%、清蛋白...
-
驴肉
驴肉 (《千金食治》) 【来源】为马科动物驴的肉。 【动物形态】驴(《说文》),又名:漠骊(《纂文》),毛驴。 体形如马而...
-
虎骨胶
虎骨胶 (《四川中药志》) 【异名】虎胶(《医林纂要》)。 【来源】为猫科动物虎的骨胳煎熬而成的胶。动物状态详"虎骨"条。...
-
大萼鹿角藤
大萼鹿角藤 (《云南中草药选》) 【异名】土杜仲(《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为夹竹桃种植物大萼鹿角藤的茎藤。 【植物...
-
黄耆茎叶
黄耆茎叶 (《别录》) 【异名】芰草(《别录》)。 【来源】为豆科植物黄耆或内蒙黄耆等的茎叶。植物形态详"黄耆"条。 【功...
-
赤?
赤? (《黑龙江中药》) 【异名】气包(《东北药植志》),赤包、山屎瓜(《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赤...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榈木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