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8健康网-优质健康、养生、生活百科知识分享平台! 专题 地图
首页 中药

椋子木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椋子木 (《唐本草》) 【来源】为山茱萸科植物椋子木的心材。 【植物形态】椋子木,又名:椋、?(《尔雅》),松杨、凉木(《本草拾遗》),冬青果(《植物名实图考》),灯台树、落地金钱、大...

椋子木
(《唐本草》)

【来源】为山茱萸科植物椋子木的心材。

【植物形态】椋子木,又名:椋、?(《尔雅》),松杨、凉木(《本草拾遗》),冬青果(《植物名实图考》),灯台树、落地金钱、大叶灯台树、丁木树。
落叶乔木,高可达15米。一年生之枝为赤褐色,疏生软毛,有角棱。单叶交互对生;阔卵形至椭圆状卵形,长7~20厘米,宽2.5~10厘米,先端长而锐尖,基部圆形或钝形,边缘有不整齐的波状细齿,上面深绿色,下面青白色,有灰白色倒生短刚毛;叶柄长1.5~3厘米,上有深沟。平顶的圆锥状聚伞花序生于当年枝梢,长10~15厘米,平滑无毛,或有倒生短柔毛;萼筒形,4裂,裂片披针状三角形,外面有白色软细毛;花瓣4,黄白色,披针状长椭圆形;雄蕊4;子房下位,外披浓密的平伏灰白色柔毛,上有花盘。核果椭圆形,花萼宿存,熟时暗紫色,近于无毛,核球形。种子细小。花期5月。果期8~9月。
常见于山谷、溪旁、林缘、疏林中。分布山东、浙江、江苏、河南、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本植物的树皮(丁榔皮)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化学成分】树皮含鞣质8~20%,叶含鞣质5~13%。种子含半干性油,出油率7~15%。

【性味】《唐本草》:"甘咸,平,无毒。"

【功用主治】《唐本草》:"主折伤,破血、养血,安胎,止痛,生肉。"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

    文章标签:
    相关推荐
    • 亮菌

      亮菌 (江苏《医学科学研究学术报告资料选编》) 【来源】为白蘑科真菌假蜜环菌的菌丝体。 【植物形态】假蜜环菌 子实体丛...

    • 铃茵陈

      铃茵陈 (《中药志》) 【异名】金钟茵陈(《滇南本草》),黄花茵陈、(《植物名实图考》),吊钟草(《南京民间药草》),灵茵...

    • 辽东栎壳斗

      辽东栎壳斗 (《宁夏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壳斗科植物辽东栎果实外的总苞。植物形态详"杠木"条。 【性味】涩,温。 【...

    • 两面青

      两面青 (《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异名】小姑娘茶(《云南思茅中草药选》),甲满(傣名)。 【来源】为紫金牛科植物千年树的...

    • 红药子

      红药子 (《本草图经》) 【异名】红药、赤药(《本草图经》),朱砂七、黄药子、朱砂莲、猴血七、血三七、毛葫芦(《陕西中...

    • 百两金

      百两金 (《本草图经》) 【异名】八爪龙、八爪金龙(《草木便方》),开喉剑、叶下藏珠、状元红(《天宝本草》),山豆根、铁...

    • 地杨梅

      地杨梅 (《本草抬遗》) 【来源】为灯芯草科植物地杨梅的全草或果实。 【植物形态】地杨梅 多年生草本,地下有小块根。叶...

    • 鹤虱

      鹤虱 (《唐本草》) 【异名】鹄虱(《唐本草》),鬼虱(《本草崇原》),北鹤虱(《中药志》)。 【来源】为菊科植物天名精的果...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亮菌 下一篇:暂无

    相关分类

    热门资讯

    皖ICP备202300751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