榈木
(《本草拾遗》)
【异名】花梨木(《琼州府志》),青皮树、青豆风柴、青龙捆地、相思树(《湖南药物志》),鸭公青,三钱三、青竹蛇(江西《草药手册》)。
【来源】为豆科植物花榈木的木材或根。
【植物形态】花榈木(《纲目》),又名:红豆树。
小乔木,高5~8米。幼枝密被灰黄色茸毛。单数羽状复叶;小叶5~9,革质,椭圆形或长椭圆状倒披针形,长6~10厘米,宽2~3厘米;下面密被灰黄色茸毛。花黄白色,为腋生或顶生的圆锥花序,或为腋生的总状花序;总轴、花柄和萼的表里两面均密被灰黄色茸毛;萼陀螺形,裂片卵状三角形,分裂至中部;花瓣长约2厘米,旗瓣近圆形,具柄;雄蕊10,分离,5个发育,5个退化,不等长,向内弯,开花时伸出;子房边缘有疏长毛,花柱长线形,柱头倾斜。荚果扁平,长7~11厘米,宽2~3厘米,稍有喙。种子红色,长8~15毫米。花期7月。
生长于杂林中。分布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贵州、福建、四川、云南、广东等地。
【性味】《本草拾遗》:"味辛,温,无毒。"
【功用主治】活血破瘀。治百瘕,赤白漏下,产后瘀血腹痛,跌打损伤。
①《本草拾遗》:"主破血,血块,冷嗽,并煮汁及热服。"
②《海药本草》:"主产后恶露冲心,百瘕结气,赤白漏下,并锉煎服之。"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3钱(鲜者3~5钱)。
【选方】①治跌打损伤:花榈木五钱。水煎兑酒服。(《湖南药物志》)
②治产后瘀血腹痛:鲜花榈木根五钱。煎水服。
③治白喉:花桐木根二钱。磨醋服。
④避孕:花榈木根三钱。煎水,月经干净后三天服。(②方以下出江西《草药手册》)
榈木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榈木 (《本草拾遗》) 【异名】花梨木(《琼州府志》),青皮树、青豆风柴、青龙捆地、相思树(《湖南药物志》),鸭公青,三钱三、青竹蛇(江西《草药手册》)。 【来源】为豆科植物花榈木的木...
相关推荐
-
鹿角草
鹿角草 (《泉州本草》) 【异名】小鬼叉子、鬼针草(《江苏野生植物志》),山黄连、土黄连、不怕日草(《泉州本草》),鬼疙...
-
驴乳
驴乳 (《千金食治》) 【来源】为马科动物驴的乳汁。动物形态详"驴肉"条。 【化学成分】含水分90.12%、酪蛋白0.70%、清蛋白...
-
驴肉
驴肉 (《千金食治》) 【来源】为马科动物驴的肉。 【动物形态】驴(《说文》),又名:漠骊(《纂文》),毛驴。 体形如马而...
-
绿豆粉
绿豆粉 (《纲目》) 【异名】真粉(《日用本草》)。 【来源】为豆科植物绿豆的种子经水磨加工而得的淀粉。 【性味】《日用...
-
橘白
橘白 (《本草便读》)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果皮的白色内层部分。植物形态详"橘"条。 【采集】选取...
-
鬼灯笼根
鬼灯笼根 (《本草求原》) 【异名】土骨皮(《陆川本草》)。 【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灯笼草的根或根皮。植物形态详鬼灯笼...
-
倒吊蜡烛
倒吊蜡烛 (《生草药性备要》) 【异名】神仙蜡烛(《广州植物志》),墨柱根、章表(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
-
枫香树皮
枫香树皮 (《唐本草》) 【异名】枫皮(《本草拾遗》),枫香木皮(《纲目》)。 【来源】为金缕梅科植物枫香的树皮,植物形态...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鹿角草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