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骨丹
(《生草药性备要》)
【异名】接骨草、四季花(《群芳谱》),小还魂(《岭南采药录》),百节芒(《广州植物志》),小叶金不换、小驳骨、小接骨草(《南宁市药物志》),驳骨消、驳骨草、骨碎草、大力王、长生木(《广西药植名录》),细骨风(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爵床科植物裹篱樵的茎叶。
【植物形态】裹篱樵
灌木,全体无毛,高可达1.5米。叶互生,有短柄,披针形,长4~14厘米,宽1~2厘米,全缘,先端渐尖。穗状花序顶生或生于上部叶脓内,长4~10厘米,往往成圆锥状;花下苞片狭小,短于萼,常脱落;萼5齿裂,线形,长约3毫米;花冠唇形,白色或粉红色,有紫斑,长约1.2厘米;雄蕊2,着生于花冠喉部,突出,药室高低不等,其中一室的基部延长;子房上位,花柱线形,短2裂。蒴果棒状,长约1.2厘米,无毛。花期初夏。
生于山地阴湿处、沟谷间。常栽培作绿篱。分布广东、台湾、广西等地。
【采集】7~8月采,洗净,切段,晒干。
【化学成分】含生物碱裹篱樵碱和挥发油。
【药理作用】根煎剂或醇提取物(1~2克/公斤、可使大鼠体温升高;剂量过大(10~20克/公斤)则使体温降低,剧烈泻下,终致死亡。
【性味】辛,温。
①《生草药性备要》:"味辛,性温。"
②《本草求原》:"辛,平。"
③《陆川本草》:"辛苦,微温。"
【功用主治】祛瘀生新,消肿止痛。治跌打损伤,骨折,风湿骨痛。
①《纲目拾遗》:"治折伤,续断骨,捣罨。"
②《生草药性备要》:"治风邪,理跌打,调酒服。"
③《岭南采药录》:"理跌打伤,内服能去瘀生新。"
④《陆川本草》:"治风湿骨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6钱;或研末。外用:捣敷、研末调敷或煎水洗。
【选方】①治骨折,无名肿毒:小驳骨鲜草捣烂或干草研末,用酒、醋调敷患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②治跌打扭伤,风湿性关节炎:小驳骨五钱至一两(鲜者一至二两)。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驳骨丹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驳骨丹 (《生草药性备要》) 【异名】接骨草、四季花(《群芳谱》),小还魂(《岭南采药录》),百节芒(《广州植物志》),小叶金不换、小驳骨、小接骨草(《南宁市药物志》),驳骨消、驳骨草...
相关推荐
-
鳖脂
鳖脂 (《纲目》) 【异名】鳖膏(《本草拾遗》),鳖油(《现代实用中药》)。 【来源】为鳖科动物中华鳖的脂肪。动物形态详...
-
匾蓄
匾蓄 【释名】 扁竹、扁辨、扁蔓、粉节草、道生草。 【功用】(1)清热通淋:用于膀胱湿热引起的小便涩痛,常配瞿麦、木通...
-
槟榔花
槟榔花 (《中药志》) 【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雄花蕾。植物形态详"槟榔"条。 【采集】夏季采集。晒干,去梗。 【药材...
-
遍地金
遍地金 (《滇南本草》) 【异名】锅巴草(《云南中医验方》),蚂蚁草(《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藤黄科植物遍地金的全株...
-
山楂
山楂 (《本草衍义补遗》) 【异名】朹、粱梅(《尔雅》),朹子(《尔雅》郭璞注),鼠查(《本草经集注》),羊梂(陶弘景),赤爪...
-
观音莲
观音莲 (《峨嵋药植》) 【异名】海草(《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羽裂星蕨的全草。 【植物形态】羽裂星...
-
建神曲
建神曲 (《纲目拾遗》) 【异名】泉州神曲(《药性考》),范志曲、百草曲(《纲目拾遗》)。 【来源】为麦粉、麸皮和多种药物...
-
白背叶2
白背叶 (《贵州草药》) 【异名】三条筋、三根筋、香叶、糯叶(《贵州草药》),湄潭台乌(《贵州药植目录》)。 【来源】为樟...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鳖脂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