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线草
(《福建民间草药》)
【异名】鬼督邮(《本草经集注》),独摇草(《唐本草》),鬼独摇草(《纲目》),鬼都邮,四大天王(《植物名实图考》),四叶金(《福建民间草药》),四叶对(《安徽药材》),四叶草(《除害灭病爱国卫生运动手册》),四块瓦(《广西中药志》),灯笼花、分叶芹、苏叶蒿、山油菜、杨梅草、胡艽眼(《辽宁经济植物志》),四大金刚、四季香、四匹瓦(《湖南药物志》),四代草(《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金粟兰科植物银线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银线草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通常不分枝,无毛,高约30~40厘米,节明显,带紫色,上生鳞片状小叶数对。茎顶4叶对生,广卵形、卵形或椭圆形,长4~12厘米,宽2~6厘米,先端长尖,基部楔形,边缘具粗锯齿,齿尖有一腺体,叶面暗绿色,背面淡绿色,纸质;叶柄长约10~15毫米.穗状花序顶生,单条,长约2~3厘米,下有2~5厘米的柄,对生多数小花,花两性;苞片白色,无柄与花被;雄蕊3,花丝线形,白色,长4~5毫米,基部愈合,着生手子房背面,上部分离,中间的雄蕊无花药;子房下位,绿色,柱头子截无柄,核果梨形,径约2毫米。花期春季。
生长于山林阴湿处。分布辽宁、河北、陕西、湖南、安徽、浙江、福建、广西等地。
本植物的根茎(银线草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化学成分】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糖类。
【性味】辛苦,温,有毒。
①《安徽药材》:"有剧毒。"
②《广西中药志》:"味辛苦,性温。"
【功用主治】散寒,祛风,行瘀,解毒。治风寒咳嗽,妇女经闭,风痒,跌打,痈肿疮疖。
①《植物名实图考》:"治风损跌打,无名肿毒。"
②《福建民间草药》:"散瘀活血,清热解毒。"
③《中国药植图鉴》:"治妇女经水不通。"
④江西《中草药学》:"杀虫,祛风寒,行血破瘀,止咳化痰。"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钱;或浸酒。外用:捣敷。
【宜忌】孕妇忌服。
①《浙江民间草药》:"多服会引起呕吐。又服药期间忌食糖及玉蜀黍。"
②江西《中草药学》:"大量服用会导致肝脏出血。孕妇绝对禁用。"
【选方】①治跌打外伤:鲜银线草叶一握,洗净,加红酒捣烂,搓擦或敷伤处。(《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蛇咬伤:鲜银线草叶三至五片,加些雄黄捣烂,贴在伤处。(《福建民间草药》)
③治痈肿疮疖:银线草二钱,煎服。(江西《中草药学》)
④治乳结:四叶金、芦根。上二味,加红糖捣敷患处。(福州台江区《验方汇集》)
⑤治皮肤瘙痒症:银线草煎水洗。(江西《中草药学》)
银线草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银线草 (《福建民间草药》) 【异名】鬼督邮(《本草经集注》),独摇草(《唐本草》),鬼独摇草(《纲目》),鬼都邮,四大天王(《植物名实图考》),四叶金(《福建民间草药》),四叶对(《安徽...
相关推荐
-
银线草根
银线草根 (《安徽药材》) 【异名】土细辛(《广西中药志》),四叶细辛(《湖南药物志》),天王七、拐拐细辛、四叶七、白毛...
-
印度菩提树皮
印度菩提树皮 (《中国药植图鉴》) 【来源】为桑科植物思维树的树皮。 【植物形态】思维树(《酉阳杂俎》),又名:卑钵罗...
-
罂粟壳
罂粟壳 (《本草发挥》) 【异名】御米壳(《医学启源》),粟壳(《易简方》),烟斗斗、鸦片烟果果(《中药志》)。 【来源】为...
-
银鱼
银鱼 (《纲目》) 【异名】王余(《尔雅》郭璞注),蛤残鱼(《尔雅翼》),银条鱼(《日用本草》),面条鱼(《黄渤海鱼类调查报...
-
铜绿
铜绿 (《纲目》) 【异名】铜青(《抱朴子》)。 【来源】为铜器表面经二氧化碳或醋酸作用后生成的绿色锈衣。 【制法】取铜...
-
蛇莓
蛇莓 (《别录》) 【异名】鸡冠果、野杨梅(《救荒本草》),蛇藨、地莓(《本草会编》),蚕莓(《纲目》),三点红、龙吐珠、...
-
夏蜡梅
夏蜡梅 (《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异名】牡丹木、大叶柴。 【来源】为蜡梅科植物夏蜡梅的花和根。 【植物形态】夏蜡梅...
-
芥子
芥子 (《别录》) 【异名】芥菜子(《孙天仁集效方》),青菜子(《分类草药性》),黄芥子(《中药志》)。 【来源】为十字花科...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银线草根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