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8健康网-优质健康、养生、生活百科知识分享平台! 专题 地图
首页 中药

梧桐子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梧桐子 (《履巉岩本草》) 【异名】瓢儿果、桐麻豌(《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梧桐科植物梧桐的种子。 【植物形态】梧桐(陶弘景),又名:榇、梧(《尔雅》),青梧(《品汇精要》),桐麻、...

梧桐子
(《履巉岩本草》)

【异名】瓢儿果、桐麻豌(《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梧桐科植物梧桐的种子。

【植物形态】梧桐(陶弘景),又名:榇、梧(《尔雅》),青梧(《品汇精要》),桐麻、瓢羹树(《草木便方》),耳桐、苍桐、青皮树、春麻、九层皮、白梧桐。
落叶乔木,高可达15米。树干直,枝肥粗,树皮青色,平滑,芽近圆形,被褐色短柔毛。单叶互生,3~5掌状深裂,长15~30厘米,宽11~20厘米,基部心形,裂片先端渐尖,幼时上面具毛,后则光滑,下面被星状毛,咏掌状;叶柄约与叶片等长,被褐色毛。圆锥花序顶生:花单性,细小,淡绿色;萼片5,长约8毫米,外密被淡黄色小柔毛;无花瓣;雄花中的雄蕊柱约与萼片等长,花药约15枚,药室不等,聚合成一顶生的头;雌花子房柄发达,心皮5,基部分离,在其周围常有无柄韵花药环绕着,花柱联合。果为蓇葖果,成熟前心皮裂成叶状,向外卷曲;种子4~5粒,球形,生于心皮边缘。花期6~7月。果期8~10月。
常栽培作行道树,村边、路旁亦有生长。我国北自河北、南达云南都有栽植。

本植物的根(梧桐根)、树皮(梧桐白皮),叶(梧桐叶)、花(梧桐花)等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秋季种子成熟时将果枝采下,打落种子,簸去杂质,晒干。密贮干燥处,防蛀。

【药材】干燥种子,圆球形或类圆形,径6~8毫米。黄棕色至深棕色,表面皱缩成网纹状。外层种皮较脆,易破裂,内层种皮坚韧,除去后,内有肥厚的淡黄色胚乳;子叶两片薄而大,紧贴在胚乳上,胚根位于较狭的一端。气、味均微。以个大、饱满、棕色、无杂质者为佳。
主产江苏、浙江。此外,甘肃、河南、陕西、广西、四川、安徽等地亦产。

【化学成分】含脂肪油(不干性油)39.69%,灰分4.85%,粗纤维3.69%,蛋白质23.32%,非氮物质28.45%,并含咖啡碱。油中还分离出苹婆酸。

【性味】甘,平。

①《纲目》:"甘,平,无毒。"

②《本草再新》:"味苦辛,性温,无毒。"

【归经】《本草再新》:"入心、肺、肾三经。"

【功用主治】顺气,和胃,消食。治伤食,胃痛,疝气,小儿口疮。

①《纲目》:"治小儿口疮,和鸡子烧存性研掺。"

②《随息居饮食谱》:"润肺,清热解毒。"

③《南宁市药物志》:"煅末敷烂疮,收口生肌。"

④《四川中药志》:"顺颠气,和胃。治胃痛。"

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健脾消滞。"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研末。外用:煅存性研末撒。

【选方】①治疝气:梧桐子炒香,剥(去)壳食之。(《贵州省中医验方秘方》)

②治伤食腹泻:梧桐子炒焦研粉,冲服,每服一钱。(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③治白发:梧桐子三钱,何首乌五钱,黑芝麻三钱,熟地五钱。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文章标签:
    相关推荐
    • 五香草

      五香草 (《浙江民间草药》) 【异名】土香薷、痧药草、小叶香薷、小叶天香油、野香草(《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

    • 蜈蚣

      蜈蚣 (《本经》) 【异名】吾蛆(《庄子》),吴公(《广雅》),天龙(《纲目》),百脚(《药材学》),嗷高姆(朝名)。 【来源】为...

    • 芜荑酱

      芜荑酱 (《别录》) 【来源】为榆科植物大果榆的果实与面曲等加工制成的酱。植物形态参见"芜荑"条。 【制法】《纲目》:...

    • 蜈蚣草

      蜈蚣草 (《贵州民间药物》) 【异名】蜈蚣蕨(《湖南药物志》),小贯仲(《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为凤尾蕨科植物蜈蚣草...

    • 鹭鸶兰

      鹭鸶兰 (《云南中草药选》) 【异名】山韭菜、不死草、野韭菜、野麦冬、书带草(《滇南本草》),长生草(《植物名实图考》...

    • 海鳗

      海鳗 (《日华子本草》) 【异名】慈鳗、狷狗鱼、海鳗鲡、慈鳗鲡、狗鱼(《日华子本草》),狗头鳗(《随息居饮食谱》),勾鱼...

    • 亮叶桦皮

      亮叶桦皮 (《四川常用中草药》) 【异名】桦树皮、桦杆树皮(《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桦木科植物亮叶桦的树皮。...

    • 宁波溲疏

      宁波溲疏 (《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异名】老鼠竹、空心付常山。 【来源】为虎耳草种植物宁波溲疏的叶及根。 【植物形态...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五香草 下一篇:暂无

    相关分类

    热门资讯

    皖ICP备202300751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