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香草
(《浙江民间草药》)
【异名】土香薷、痧药草、小叶香薷、小叶天香油、野香草(《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苏州荠随的全草。
【植物形态】苏州荠随
一年生芳香性草本,高30~40厘米,多分枝。茎方形,疏被倒伏的短柔毛。叶对生,披针形,长2~3厘米,阔5~8毫米,先端渐尖,基部近楔形,具疏生锯齿,光滑,下面密布腺点;叶柄长5毫米。疏生的总状花序顶生;苞片极小,近圆形,先端具短尖头;花长约6毫米;花萼钟形,5裂,外被短毛;花冠淡红色,长为花萼的2倍,上唇直立有缺凹,下唇3裂,中央裂片最大;雄蕊4,后雄蕊或上部的雄蕊发育,稍突出于花冠外,药室2枚,广歧,前雄蕊或下部的雄蕊退化;雌蕊1,子房深4裂,花柱稍凸出,2裂,柱头不等。小坚果棕色,圆形,网状,具有细小的腺点,基部具有明显的果脐。花期9~10月。果期10~11月。
生于山坡或树荫下肥沃土地上。分布浙江、江苏等地。
【采集】7~10月采收,阴干。
【药材】干燥全草,茎方形,外表棕色,被稀疏白色柔毛,单轴多分枝。叶对生,多卷曲,舒展后,完整的叶呈披针形,边缘有锯齿。顶端着生总状花序,花冠唇形。气清香。
产于浙江。
【性味】《浙江民间草药》:"性温,微辛。"
【功用主治】解表,理气止痛。治感冒,扁桃体炎,痧气腹痛,胃气痛。
①《浙江民间草药》:"开膈理气。治胃气痛,痧气。"
②《杭州药植志》:"治感冒和吐血。"
③《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解毒消炎,利尿镇痛。治中暑,感冒,胃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5钱。
【选方】①治溃疡病:五香草、红木香各三钱,蒲公英一两,徐长卿二钱。水煎服。
②治扁桃体炎:五香草一两五钱,加蜂蜜适量。水煎服。
③治疖子:五香草、野菊花各三钱,紫花地丁、蒲公英各一两。水煎服。
④治蜈蚣咬伤:五香草捣汁外敷。(选方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五香草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五香草 (《浙江民间草药》) 【异名】土香薷、痧药草、小叶香薷、小叶天香油、野香草(《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苏州荠随的全草。 【植物形态】苏州荠随 一年生芳香...
相关推荐
-
蜈蚣
蜈蚣 (《本经》) 【异名】吾蛆(《庄子》),吴公(《广雅》),天龙(《纲目》),百脚(《药材学》),嗷高姆(朝名)。 【来源】为...
-
芜荑酱
芜荑酱 (《别录》) 【来源】为榆科植物大果榆的果实与面曲等加工制成的酱。植物形态参见"芜荑"条。 【制法】《纲目》:...
-
蜈蚣草
蜈蚣草 (《贵州民间药物》) 【异名】蜈蚣蕨(《湖南药物志》),小贯仲(《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为凤尾蕨科植物蜈蚣草...
-
梧桐白皮
梧桐白皮 (《本草图经》) 【异名】梧桐皮(《履?岩本草》)。 【来源】为梧桐科植物梧桐去掉栓皮的树皮。植物形态详"梧桐子...
-
山橘叶
山橘叶 (《本草求原》) 【异名】金豆叶(《广东中药》)。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山橘的叶。 【植物形态】山橘(《本草求原》...
-
海参肠
海参肠 (旅大《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来源】为刺参科动物刺参或其他种海参的肠。动物形态详海参条。 【采集】将...
-
川芎
【中药名称】川芎(《汤液本草》) 【拼音名】Chuanxiong 【英文名】RHIZOMACHIUANXIONG 【异名】山鞠穷(《左传》),芎藭(《本经》...
-
白背叶根
白背叶根 (《岭南草药志》) 【异名】白膜根、白朴根(《岭南草药志》),野桐根(《闽南民间草药》)。 【来源】为大戟种植物...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蜈蚣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