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头
(《四川中药志》)
【异名】紫苏兜(《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皱紫苏尖紫苏或白苏的根及近根的老茎。植物形态详"紫苏叶"及"白苏子"条。
【采集】秋季采收,将紫苏或白苏全株拔起,切取根头,抖净泥沙,晒干。
【药材】干燥的根头,上有须根,但末端多已折断,地上茎秆长约3~5厘米,自切口的断面可见白色髓心。有紫苏香气;但不甚浓。以茎老、头大、须根少、气香者为佳。
产四川、湖南、江苏等地。
【炮制】以水润软后,切片,晒干。
【性味】《滇南本草》:"味辛,性温,无毒。"
【归经】《四川中药志》:"入肺、脾二经。"
【功用主治】①《滇南本草》:"洗疮,去风。"
②《四川中药志》:"除风散寒,祛痰降气。治咳逆上气,胸膈痰饮,头晕身痛及鼻塞流涕。"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4钱。外用:煎水洗。
【宜忌】《四川中药志》:"体虚无外感者忌用。"
苏头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苏头 (《四川中药志》) 【异名】紫苏兜(《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皱紫苏尖紫苏或白苏的根及近根的老茎。植物形态详"紫苏叶"及"白苏子"条。 【采集】秋季采收,将紫苏或白...
相关推荐
-
酸浆菜
酸浆菜 (《陕西中草药》) 【异名】山蓼。 【来源】为蓼科植物肾叶山蓼的全草。 【植物形态】肾叶山蓼 多年生草本,高1...
-
酥
酥 (《别录》) 【异名】苏(《本草经集注》),酪苏(《唐本草》),酥油、马思哥油、白酥油(《饮膳正要》)。 【来源】为牛乳...
-
獭肝
獭肝 (《本草经集注》) 【异名】水獭肝(《纲目》)。 【来源】为鼬科动物水獭的肝脏。 【动物形态】水獭(《食疗本草》),...
-
粟米泔汁
粟米泔汁 (《唐本草》) 【来源】为淘洗粟米所得的泔水。 【功用主治】①《唐本草》:"主霍乱卒热,心烦渴,饮数升。臭泔...
-
落霜红根
落霜红根 (《福建中草药》) 【来源】为冬青科植物落霜红的根,植物形态详"落霜红"条。 【性味】甘苦,凉。 【功用主治】...
-
白金古榄
白金古榄 (《广西中草药》) 【异名】百解薯、千金薯、竹叶薯、金银带(《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为马兜铃科植物三筒...
-
榕树皮
榕树皮 (《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为桑科植物榕树的树皮,植物形态详"榕须"条。 【药理作用】参见"榕树叶"条。 【功用...
-
山马蝗
山马蝗 (《植物名实录》) 【来源】为豆科植物山蚂蝗的全草。 【植物形态】山蚂蝗 小灌木,高达1米。茎基部直径2.5毫米,...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酸浆菜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