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8健康网-优质健康、养生、生活百科知识分享平台! 专题 地图
首页 中药

李子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李子 (《滇南本草》) 【异名】李实(《别录》),嘉庆子(《两京记》)。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李的果实。 【植物形态】李(《诗经》) 落叶乔木,高达10米。小枝无毛,红棕色有光泽。叶通常椭...

李子
(《滇南本草》)

【异名】李实(《别录》),嘉庆子(《两京记》)。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李的果实。

【植物形态】李(《诗经》)
落叶乔木,高达10米。小枝无毛,红棕色有光泽。叶通常椭圆状披针形,或椭圆状倒卵形,长6~10厘米,宽3~4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渐狭至柄,边缘具密钝细复齿,上面中脉疏生长毛,下面脉腋间有束毛,余无毛;叶柄长1~2厘米,有数腺点。花常3朵簇生,白色,径1.5~2厘米;花梗长1~1.5厘米,无毛;萼长圆状卵形,无毛;花瓣5;雄蕊多数;雌蕊具细长花柱,子房光滑。核果球状卵形,径5~7厘米,先端梢尖,基部深陷,缝痕明显,被蜡粉,通常黄色或淡黄绿色,或微红。花期4~5月。果期7~8月。
生于山沟路旁或灌木林内。常栽培于庭园。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本植物的根(李根)、根皮(李根皮)、树脂(李树胶)、叶(李树叶)、种子(李核仁)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化学成分】果肉中可得天门冬素0.1%,尚含谷酰胺、丝氨酸、甘氨酸、脯氨酸、苏氨酸、丙氨酸、γ-氨基丁酸等氨基酸等。

【性味】甘酸,平。

①《别录》:"味苦。"

②《干金?食治》:"苦酸,微温,涩,无毒。"

③崔禹锡《食经》:"小冷。"

④《日用本草》:"味苦甘酸,微毒。"

【归经】《本草求真》:"入肝、肾。"

【功用主治】清肝涤热,生津,利水。治虚劳骨蒸,消渴,腹水。

①《别录》:"除痼热,调中。"

②孟诜:"去骨节间劳热。"

③《日华子本草》:"益气。"

④《滇南本草》:"治风湿气滞血凝。"

⑤《医林纂要》:"养肝,泻肝,破瘀。"

⑥《随息居饮食谱》:"清肝涤热,活血生津。"

⑦《泉州本草》:"清湿热,解邪毒,利小便,止消渴。治肝病腹水,骨蒸劳热,消渴引饮等证。"

【用法与用量】内服:生食或捣汁。

【宜忌】①《千金食治》:"肝病宜食。""不可多食,令人虚。"

②《滇南本草》:"不可多食,损伤脾胃。"

③《随息居饮食谱》:"多食生痰,助湿发疟痢,脾弱者尤忌之。"

【选方】①治骨蒸劳热,或消渴引饮:鲜李子捣绞汁冷服。(《泉州本草》)

②治肝肿硬腹水:李子鲜食。(《泉州本草》)

    文章标签:
    相关推荐
    • 藜茎

      藜茎 (《本草拾遗》) 【来源】为藜科植物藜的老茎。植物形态详"藜"条。 【功用主治】《纲目》:"藜茎烧灰,和荻灰、蒿灰...

    • 连翘

      【中文名】连翘(《本经》) 【类别】果实类连翘 【异名】旱连子(《药性论》),大翘子(《唐本草》),空壳(《中药志》)。 【...

    • 李树叶

      李树叶 (《日华子本草》)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李的叶。植物形态详"李子"条。 【性味】①《日华子本草》:"平,无毒。...

    • 连翘根

      连翘根 (《本经逢原》) 【异名】连轺(《伤寒论》)。 【来源】为木犀科植物连翘的根,详"连翘"条。 【性味】《汤液本草》...

    • 花蕊石

      花蕊石(《嘉祐本草》) 【异名】花乳石(《嘉钓本草》)。 【来源】为变质岩类岩石含蛇纹石大理岩的石块。 【矿物形态】含...

    • 白沙糖

      白沙糖 (《纲目》) 【异名】石蜜(《唐本草》),白糖(《子母秘录》),糖霜(《日用本草》),白霜糖(《本草备要》)。 【来源...

    • 花拐藤根

      花拐藤根 (《泉州本草》) 【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帘子藤的根。 【植物形态】帘子藤,又名:花拐藤。 常绿攀援藤本。枝柔...

    • 扶桑花

      扶桑花 (《纲目》) 【异名】花上花(《南越笔记》),大红花(《汉英韵府》),土红花(《陆川本草》),大红牡丹花、吊钟花(《...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藜茎 下一篇:暂无

    相关分类

    热门资讯

    皖ICP备202300751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