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杨梅1
(《庚辛玉册》)
【异名】地椒(《庚辛玉册》),头晕药、蓝布正、路边香、卜地香、凤凰窝、换骨丹(《贵州民间方药集》),南布正(《贵阳民间药草》),水益母(《湖南药物志》),香鸡归、老蛇骚、路边黄、乌骨鸡(《贵州草药》)。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日本水杨梅的全草。
【植物形态】日本水杨梅
多年生草本,高60~100厘米,全株密被白色柔毛。年老的根丛中常有短而大的根茎,须根多。根生叶具长柄,叶片羽状分裂,裂片大小不一,顶裂片特大,卵状圆形或心形,先端钝,多3裂,基部心形至广楔形,边缘有圆锯齿,上面绿色,下面略淡,两面散生短柔毛;茎生叶卵形至广卵形,浅3裂或深3裂;托叶叶状,有粗齿牙。花1至数朵,生于枝端;萼5片,与副萼片间生,萼片三角状披针形,外面密被毛,副萼片极小,线形;花瓣5片,黄色,圆形或广椭圆形,平展,与萼片等长;雄蕊、雌蕊均多数。瘦果,散生淡黄色粗毛,具长而先端钩曲的宿存花柱。花期4~6月。果期9~11月。
生于山阴、路旁或水沟边。分布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
本植物的根茎及根(水杨梅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夏、秋采收。
【化学成分】含水杨梅甙、挥发油、鞣质、树脂。
【性味】《纲目》:"辛,温,无毒。"
【功用主治】补虚益肾,活血解毒。治头晕目眩。四肢无力,遗精阳痿,表虚感冒,咳嗽吐血,虚寒腹痛,月经不调,疮肿,骨折。
①《纲目》:"治疔疮肿毒。"
②《峨嵋药植》:"治咳嗽及吐血。"
③《国药的药理学》:"利尿。"
④《贵州民间方药集》:"治头晕,失眠,四肢无力,口味不开,身体虚弱;又可治遗精,缩阴,表虚热。"
⑤《四川中药志》:"平肝气。治虚劳咳嗽,肺痿声嘶。"
⑥《湖南药物志》:"温中,行气,止痛。"
⑦《贵州植药调查》:"活血,接骨。"
⑧《贵州草药》:"解表散寒,壮阳补虚,和血,解毒。治感冒。"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患处。
【选方】①治老年头晕:头晕药二两,炖猪肉,肉汤煮绿壳鸭蛋吃。
②治头晕疼痛:头晕药一两,仙桃草一两。研末,肉汤或油汤送下,每服五钱。
③治虚弱,精神不振,骨蒸自汗:头晕药三钱,地骨皮三钱,臭牡丹根三钱,子鸡一只蒸服。
④治虚弱咳嗽:头晕药、黄精、竹叶黄、夜寒苏、白胭脂花根、川牛膝、姜各三钱。煎水服。
⑤治肾亏体弱阳痿:头晕药二两,五谷根四两,枸杞二两,肉桂五钱,黄精五钱,猪肾五个。用文火煮约二小时,分三日服完。(①方以下出《贵阳民间药草》)
⑥治疟疾:南布正三钱,冲烂,煎甜酒服。(《贵州省中医验方秘方》)
⑦治妇女小腹痛:水杨梅三至五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⑧治月经不调:头晕药、血当归各四钱,龙芽草、对月莲、泽兰各三钱,月季花七朵。酒一斤泡服,早、晚各服五钱。(《贵州草药》)
⑨治疔疮:头晕药捣绒外敷。(《贵州草药》)
水杨梅1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水杨梅1 (《庚辛玉册》) 【异名】地椒(《庚辛玉册》),头晕药、蓝布正、路边香、卜地香、凤凰窝、换骨丹(《贵州民间方药集》),南布正(《贵阳民间药草》),水益母(《湖南药物志》),香鸡...
相关推荐
-
蒴所赤子
蒴所赤子 (《证类本草》) 【来源】为忍冬科植物蒴所的果实。植物形态详"蒴所"条。 【功用主治】《范汪方》:"疗手足忽生...
-
水杨梅根1
水杨梅根 (《贵州草药》) 【异名】头晕药根(《贵阳民间药草》)。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日本水杨梅的根茎及根。植物形态...
-
水银
水银 (《本经》) 【异名】白澒(《淮南子》),姹女(《参同契》),汞(《别录》),铅精、流珠、赤汞、砂汞(《石药尔雅》),灵...
-
水芹
水芹 (《千金翼本草》) 【异名】楚葵(《尔雅》),水?、水英(《本经》),芹菜(《尔雅》郭璞注),水芹菜(《滇南本草》),野...
-
薜荔根
薜荔根 (《福建中草药》) 【来源】为桑科植物薜荔的根,植物形态详"薜荔"条。 【采集】随时可采。晒干备用。 【性味】苦...
-
面筋
面筋 (宁原《食鉴本草》) 【来源】为小麦面和麸皮入水揉洗后所获得的胶粘状物质。 【性味】甘,凉。 ①宁原《食鉴本草》...
-
鳝鱼血
鳝鱼血 (《本草拾遗》) 【来源】为鳝科动物黄鳝的血,动物形态详"鳝鱼"条。 【性味】①《本草汇言》:"味咸甘,气平,无...
-
牛筋草
牛筋草 (《纲目拾遗》) 【异名】千金草(《纲目拾遗》),千千踏、忝仔草、千人拔(《福建民间草药》),穆子草(《广西中兽医...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蒴所赤子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