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筋草
(《纲目拾遗》)
【异名】千金草(《纲目拾遗》),千千踏、忝仔草、千人拔(《福建民间草药》),穆子草(《广西中兽医药植》),牛顿草、鸭脚草(《闽南民间草药》),粟仔越、野鸡爪、粟牛茄草(《闽东本草》),扁草、水枯草(《江西民间草药验方》),油葫芦草,蟋蟀草、千斤草(《上海常用中草药》),稷子草(《福建中草药》)。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牛筋草的带根全草。
【植物形态】牛筋草
一年生草本,高15~90厘米。须根细而密。秆丛生,直立或基部膝曲。叶片扁平或卷折,长达15厘米,宽3~5毫米,无毛或表面具疣状柔毛;叶鞘压扁,具脊,无毛或疏生疣毛,口部有时具柔毛;叶舌长约1毫米。穗状花序,长3~10厘米,宽3~5毫米,常为数个呈指状排列(罕为2个)于茎顶端;小穗有花3~6朵,长4~7毫米,宽2~3毫米;颖披针形,第1颖长1.5~2毫米,第2颖长2~3毫米;第1外稃长3~3.5毫米,脊上具狭翼;种子矩圆形,近三角形,长约1.5毫米,有明显的波状皱纹。花果期6~10月。
习见于旷野荒芜的地方。分布全国各地。
【采集】八、九月采收,洗净,晒干,切断。
【性味】①《福建民间草药》:"甘,平,无毒。"
②《闽东本草》:"味甘淡,性凉。"
【归经】①《百草镜》:"入肝经。"
②《闽东本草》:"入肺、胃二经。"
【功用主治】清热,利湿。治伤暑发热,小儿急惊,黄疸,痢疾,淋病,小便不利;并能防治乙脑。
①《百草镜》:"行血,长力。"
②《福建民间草药》:"利尿,清热,消疝气。"
③《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强筋骨,治遗精。"
④《闽东本草》:"治小儿急惊,石淋,腰部挫伤,肠风下血,反胃,喘咳。"
⑤《上海常用中草药》:"活血补气。治脱力劳伤,肺结核。"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3两);或捣汁。
【选方】①治高热,抽筋神昏:鲜牛筋草四两,水三碗,炖一碗,食盐少许,十二小时内服尽。(《闽东本草》)
②治脱力黄,劳力伤,治瘵:牛筋草连根洗去泥,乌骨雌鸡腹内蒸热,去草食鸡。(《纲目拾遗》)
③治湿热黄疸:鲜牛筋草二两,山芝麻一两,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④治下痢:牛筋草一至二两,煎汤调乌糖服,日二次。(《闽东本草》)
⑤治小儿热结,小腹胀满,小便不利:鲜牛筋草根二两,酌加水煎成一碗,分三次,饭前服。(《福建民间草药》)
⑥治伤暑发热:鲜牛筋草二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⑦治淋浊:鲜牛筋草二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⑧治腰部挫闪疼痛:牛筋草、丝瓜络各一两,炖酒服。(《闽东本草》)
⑨治疝气鲜牛筋草根四两,荔枝干十四个,酌加黄酒和水各半,炖一小时,饭前服,日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⑩治乳痈初起,红肿热痛:牛筋草头一两,蒲公英头一两,煮鸡蛋一个服。并将草渣轻揉患处。(《闽南民间草药》)
⑾预防乙型脑炎:鲜牛筋草二至四两,水煎代茶。(《福建中草药》)
【临床应用】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
预防用鲜草每日1两,1次煎服,连服3天;间隔10天,再服3天;或每天2~4两,1次煎服,连服3~5天,在184130人次预防服药中,发病仅2例,发病率为0.91/100000,与以往6年的发病率相比,是最低的1年。治疗每日用干草1~3两,洗净加水浓煎成50~100毫升,3次分服,7~10天为一疗程。以此为主药,治疗27例,除2例死亡外,其余均获痊愈。体温降至正常所需日数短者1天,长者12天,重症病例平均退热时间为3.2天。少数服药后有轻微短暂的腰痛、腹泻、头痛、恶心、呕吐等反应,对于血液及肾脏未见不良影响。(临床所用的牛筋草,有时与同科植物的鼠尾粟混用。)
牛筋草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牛筋草 (《纲目拾遗》) 【异名】千金草(《纲目拾遗》),千千踏、忝仔草、千人拔(《福建民间草药》),穆子草(《广西中兽医药植》),牛顿草、鸭脚草(《闽南民间草药》),粟仔越、野鸡爪、...
相关推荐
-
牛蒡根
牛蒡根 (《药性论》) 【异名】恶实根(《别录》),鼠粘根(《延年方》),牛菜(《本草衍义》)。 【来源】菊科植物牛蒡的根,...
-
牛肋筋
牛肋筋 (《贵州民间药物》) 【异名】糯米药(《贵州民间药物》),拔腋草,黄花母、地膏草(《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为...
-
牛扁
牛扁 (《本经》) 【异名】扁特、扁毒(《唐本草》)。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牛扁的根、茎、叶。 【植物形态】牛扁 多年生草...
-
牛胆
牛胆 (《本经》) 【动物形态】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胆囊或胆汁,动物形态详"牛肉"条。 【采集】从宰牛场收集,取得后挂...
-
定木香
定木香 (《贵州草药》)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单叶升麻的根茎。植物形态详"白细辛"条。 【采集】夏、秋采挖,除去须根,...
-
贝母兰
贝母兰 (《云南中草药选》) 【异名】止血果(《文山中草药》),石巴蕉、对叶果、果上叶(《云南中草药选》),小绿芨(《全展...
-
柠檬
柠檬 (《岭南采药录》) 【异名】黎檬子(《东坡志林》),黎朦子(《桂海虞衡志》),黎檬子(《岭外代答》),宜母子、里木子...
-
黄疸树
黄疸树 (《江苏药材志》) 【异名】刺黄连、树黄连、土黄连(《广西中药志》),长叶小檗、土黄柏(《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牛蒡根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