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子油
(《纲目》)
【来源】为锦葵科植物草棉等的种子所榨取之脂肪油。植物形态详"棉花"条。
【化学成分】种子油中含亚油酸(41~45%)、棕榈酸(20~25%)、油酸(30~35%)、硬脂酸等的甘油酯和植物甾醇,粗制油中含有有毒的棉酚。
【药理作用】棉子油喂饲小鸡,增加血脂质水平之程度较其他植物油(如玉米油、葵花油等)为高;可能系其中含环丙烯型脂肪酸,此种脂肪酸能增加小鸡的血清胆甾醇水平、主动脉的粥样硬化,并促进胆汁的排出,而肝中胆甾醇含量反较低,故可能是促进胆甾醇自肝中移至血液及胆汁中。棉子油对小鼠引起心血管疾病的作用也高于玉米油。棉子油给大鼠灌胃(等量分4天连服)半数致死量为255±22毫升/公斤,最大耐受量为203毫升/公斤。死后解剖有全身性的毛细血管静脉郁血、红细胞崩解、毛细血管出血、失水、内脏失重、胃部的大细胞浸润性溃疡、肾小管及骨胳肌的变性。在慢性毒性试验中,给犬静脉注射棉子油的混悬剂6或9克/公斤,可使其分别死于第15及第5天,而同等剂量的豆油则并无伤害。其毒性参见"棉花根"条。
【性味】《纲目》:"辛,热,微毒。"
【功用主治】《纲目》:"治恶疮,疥癣(外搽)。"
棉子油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棉子油 (《纲目》) 【来源】为锦葵科植物草棉等的种子所榨取之脂肪油。植物形态详"棉花"条。 【化学成分】种子油中含亚油酸(41~45%)、棕榈酸(20~25%)、油酸(30~35%)、硬脂酸等的甘油酯和植...
相关推荐
-
棉花壳
棉花壳 (《百草镜》) 【来源】为锦葵科植物草棉等的外果皮。植物形态详"棉花"条。 【功用主治】《百草镜》:"治膈。" 【...
-
??
?? (《本草经集注》) 【异名】木李(《诗经》),蛮?、瘙?(《本草拾遗》),木梨(《埤雅》),海棠(《广州植物志》),土木瓜(《...
-
?芽
?芽 (《本草图经》) 【来源】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初生嫩叶。植物形态详"杜仲"条。 【化学成分】叶含杜仲胶约3%,生物碱0...
-
缅枣
缅枣 (《云南中草药选》) 【异名】酸枣(《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为鼠李科植物缅枣的树皮。 【植物形态】缅枣,又名...
-
仙茅
仙茅 (《海药本草》) 【异名】独茅根、茅爪子、婆罗门参(《开宝本草》),独脚仙茅、蟠龙草(《生草药性备要》),风苔草、...
-
芦竹沥
芦竹沥 (《重庆草药》)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芦竹的茎秆经烧炙而沥出的液汁。植物形态详"芦竹根"条。 【性味】《重庆草...
-
莨菪根
莨菪根 (《纲目》) 【来源】为茄科植物茛菪的根,植物形态详"天仙子"条。 【采集】秋季拔嫩全株,切下根部,洗净晒干。...
-
豆角柴
豆角柴 (《贵州本草》) 【来源】为豆科植物西南杭子梢的根。 【植物形态】西南杭子梢 灌木,高1~3米。小枝有棱,被贴生...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棉花壳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