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粉
(《纲目》)
【异名】真粉(《日用本草》)。
【来源】为豆科植物绿豆的种子经水磨加工而得的淀粉。
【性味】《日用本草》:"味甘,凉平,无毒。"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治痈疽疮肿初起,烫伤,跌扑伤;并解热药及酒食诸毒。
①《日用本草》:"解诸热,益气,解酒食诸毒。治发背、痈疽、疮肿及汤火伤灼。"
②汪颖《食物本草》:"解菰菌砒毒。"
③《纲目》:"新水调服,治霍乱转筋。"
④《本经逢原》:"取陈者,蜜调敷痘毒。"
【用法与用量】内服:水调,0.3~1两。外用:调敷或粉扑。
【宜忌】《日用本草》:"熟者胶粘,难得克化,脾胃虚弱与病后勿食。"
【选方】①治发背内溃及诸恶毒攻心呕痛:乳香(通明者)一两(用水外浸,以乳钵研细),真绿豆粉(研)四两。上二味合研极细,每服一钱匕,新水调下。(《圣济总录》托里汤)
②治一切肿毒初起:绿豆粉(炒黄黑色),猪牙皂荚一两,为末,用米醋调敷之,皮破者油调之。(《秘传经验方》)
③治暑月?疮:绿豆粉二两,滑石一两。和匀扑之。一方加蛤粉二两。(《简易方论》)
④治阴茎生疮:蚯蚓二分,绿豆粉一分。水碾涂上,干又敷之。(《朱氏集验医方》)
⑤治打扑损伤:绿豆粉新铣炒紫,新汲井水调敷,以杉木皮缚定。(《澹寮方》)
⑥治小儿痘疹十余日,湿烂不结痂者,干绿豆粉敷之。(《日用本草》)
⑦解误服热剂,烦躁闷乱,或作吐,或狂渴:绿豆粉一两,净黄连、干葛、甘草各半两。上除绿豆粉外,余三味或晒或焙,为末,入乳钵同绿豆粉杵匀,每服半钱至一钱,温豉汤调服。(《活幼心书》绿豆饮)
⑧解砒石毒:绿豆粉、寒水石等分。以蓝根汁调服三、五钱。(《卫生易简方》)
⑨解烧酒毒:绿豆粉烫皮,多食之,即解。(《纲目》)
⑩治霍乱吐利:绿豆粉、白糖各二两。新汲水调服。(《生生编》)
【名家论述】①《本草经疏》:"绿豆粉所禀气味与绿豆同,故能解诸热及酒食毒、汤火伤灼也。发背、痈疽、疮肿,皆热毒所致,甘寒解阳明之热,则毒气不至犯胃而呕恶,肠胃清凉,而诸肿散矣。热伤气,除热故能益气也。"
②姚可成《食物本草》:"索粉(以绿豆粉搓线,下汤煮熟)味甘凉无毒,滋脏腑,益肠胃,凉血,解诸毒,凉大肠,止下血。"
绿豆粉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绿豆粉 (《纲目》) 【异名】真粉(《日用本草》)。 【来源】为豆科植物绿豆的种子经水磨加工而得的淀粉。 【性味】《日用本草》:"味甘,凉平,无毒。"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治痈疽疮肿...
相关推荐
-
绿豆升麻
绿豆升麻 (《贵州草药》) 【异名】马尾升麻。 【来源】为毛茛种植物类叶升麻的根茎。 【植物形态】类叶升麻 多年生草本...
-
绿豆皮
绿豆皮 (《纲目》) 【异名】绿豆壳(《本经逢原》),绿豆衣(《山西中药志》)。 【来源】为豆科植物绿豆的种皮。植物形态详...
-
绿矾
绿矾 (《日华子本草》) 【异名】青矾(《唐本草》),皂荚矾(刘禹锡《传信方》),皂矾(《普济方》)。 【来源】为硫酸盐类矿...
-
吕宋果
吕宋果 (《纲目拾遗》) 【异名】加?弄、宝豆(《本草补》),苦果(《药材资料汇编》)。 【来源】为马钱科植物吕宋豆的成熟...
-
大沙叶
大沙叶 (《生草药性备要》) 【异名】大叶满天星(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大沙叶的茎叶。 【...
-
降真香
降真香 (《证类本草》) 【异名】紫藤香(《卫济宝书》),降真(《真腊风土记》),降香(《纲目》)。 【来源】为豆科植物降香...
-
红木耳
红木耳 (《泉州本草》) 【异名】红靛、一口红(《文山中草药》)。 【来源】为苋科植物血苋的全草。 【植物形态】血苋 多年...
-
领羊角
领羊角 (《本经》) 【来源】为牛科动物雄性山羊或雄性绵羊的角。动物形态详羊肉条。 【药理作用】抗肿瘤作用。小白鼠接...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绿豆升麻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