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壳
(《纲目拾遗》)
【异名】蚕豆皮(《本草求原》)。
【来源】为豆科植物蚕豆的种皮。植物形态详"蚕豆"条。
【采集】取蚕豆放水中浸透,剥下豆壳,晒干。
【药材】干燥的种皮,呈黄褐色或棕褐色,都卷曲为不规则的碎片。大小不等。质脆易碎。
产江苏。
【化学成分】含β-(3-(β-D-吡喃葡糖氧基)-4-羟苯基)-L-丙氨酸-L-酪氨酸、多巴。
【功用主治】利尿渗湿。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天泡疮,黄水疮。
①《本草求原》:"煅灰治天泡疮。"
②《现代实用中药》:"治水肿,脚气,小便不通。"
③《国药的药理学》:"炒焦用为茶剂,有促进消化、健胃、止渴之效。"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煅存性研末调敷。
【选方】①治小便日久不通,难忍欲死:蚕豆壳三两,煎汤服之。如无鲜壳,取干壳代之。(《慈航活人书》)
②治吐血:蚕豆壳,四、五年陈者妙,煎汤饮之。(《秘方集验》)
③治大人小儿头面黄水疮,流到即生,蔓延无休者:蚕豆壳炒成炭,研细,加东丹少许和匀,以真菜油调涂,频以油润之。(《养生经验合集》)
④治胎漏:炒熟蚕豆壳磨末。每服三、四钱,加沙糖少许调服。(《种福堂公选良方》)
⑤治疬串:油盐蚕豆壳一钟,麻油浸一周时,取起,将豆壳瓦上焙,研为末,麻油调搽患处。(《行箧检秘》)
蚕豆壳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蚕豆壳 (《纲目拾遗》) 【异名】蚕豆皮(《本草求原》)。 【来源】为豆科植物蚕豆的种皮。植物形态详"蚕豆"条。 【采集】取蚕豆放水中浸透,剥下豆壳,晒干。 【药材】干燥的种皮,呈黄褐...
相关推荐
-
草苁蓉
草苁蓉 (《吉林中草药》) 【来源】为列当科植物草苁蓉的全草。 【植物形态】草苁蓉 寄生草本,全体无毛。茎单一,直立。...
-
橙子核
橙子核 (《本草图经》) 【来源】为芸香种植物香橙的种子。植物形态详"橙子"条。 【化学成分】种子含脂肪油、蛋白质,以...
-
布朗耳蕨
布朗耳蕨 (《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异名】睬甲哈乌(藏名)。 【来源】为鳞毛蕨种植物布朗耳蕨的全草。 【植物形态】布...
-
蚕茧
蚕茧 (《纲目》) 【异名】蚕衣(《说文》),茧黄(《圣惠方》),蚕茧壳(《药材资料汇编》)。 【来源】为蚕蛾科昆虫家蚕蛾的...
-
黄精
黄精 (《雷公炮炙论》) 【异名】龙衔(《广雅》),太阳草(张华《博物志》),白及、兔竹、垂珠、鸡格(《抱朴子》),鹿竹、...
-
白芥子
白芥子 (《唐本草》) 【异名】辣菜子(《中药志》)。 【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种子。植物形态详白芥条。 【采集】夏...
-
乌药
【中文名】乌药(《本草拾遗》) 【类别】根类 【来源】为樟科植物乌药的根。 【植物形态】乌药,又名:旁其(《本草拾遗》...
-
鸡脚刺
鸡脚刺 (《贵阳民间药草》) 【异名】刺黄芩、刺小檗、三颗针、压妹刺(《贵州民间方药集》),刺黄连(《贵阳民间药草》)。...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草苁蓉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