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8健康网-优质健康、养生、生活百科知识分享平台! 专题 地图
首页 中药

栀子花根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栀子花根 (《分类草药性》)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山栀的根。植物形态详"栀子"条。 【性味】①《分类草药性》:"苦。" 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苦,寒。" 【功用主治】清热,凉血...

栀子花根
(《分类草药性》)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山栀的根。植物形态详"栀子"条。

【性味】①《分类草药性》:"苦。"

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苦,寒。"

【功用主治】清热,凉血,解毒。治感冒高热,黄疸型肝炎,吐血,鼻衄,菌痢,淋病,肾炎水肿,疮痈肿毒。

①《分类草药性》:"治妇女气血不和。"

②《广西中药志》:"治牙痛。"

③《四川中药志》:"开心窍,解心热,通小便。治黄疸,吐血,痢血,五淋,跌打。"

④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凉血泻火。治黄疸型肝炎,蚕豆黄,感冒高热,菌痢,肾炎水肿,鼻衄,口舌生疮,乳腺炎,疮疡肿毒。"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

【选方】①治黄疸:山栀根一至二两。煮瘦肉食。

②治感冒高热:山栀子根二两,山麻仔根一两,鸭脚树二层皮二两,红花痴头婆根一两,煎服;或加酒少许服。

③治鼻流血:山栀根-两,茅根三钱,柏子叶五钱,茅利红五钱。水煎服。孕妇忌服。(①方以下出《岭南草药志》)

④治赤白痢疾:栀子根和冰糖炖服。(《闽东本草》)

⑤治米汤样尿:黄栀子根一两,绵毛旋覆花根一两。加水同瘦猪肉炖服;(《草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

【临床应用】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
用黄栀子根煎服,每日1次。剂量:2岁以下5钱,3~4岁8钱,5~7岁1两,8~10岁1.5两,11~15岁2两,16岁以上3两。治疗30例,平均在2天内尿量明显增多,症状好转或消失,食欲转佳,腹部胀痛明显改善,呕吐便泄逐渐减轻,体温下降;平均在2~3天内巩膜黄染开始消退。尿胆红质或尿胆元呈阳性者大都在5~10天转为阴性。脑絮、麝浊及黄疸指数等治疗后均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

    文章标签:
    相关推荐
    • 柘耳

      柘耳 (《纲目》) 【异名】柘黄。 【来源】为寄生于柘树上的木耳。植物形态参见"木耳"条。 【功用主治】治肺痈咳嗽,脓血...

    • 柘树果实

      柘树果实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异名】佳子(《纲目》)。 【来源】桑科植物柘树,详"柘木"条。 【采集】9~10月采。 【...

    • 栀子叶

      栀子叶 (《本草求原》) 【异名】黄枝叶(《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山栀的叶。植物形态详"栀子"条。 【化...

    • 柘木白皮

      柘木白皮 (《本草拾遗》) 【来源】为桑科植物柘树去掉栓皮的树皮或根皮。植物形态详"柘木"条。 【采集】全年可采。 【性...

    • 箬叶

      箬叶 (《纲目》) 【异名】辽叶(《纲目》)。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箬竹的叶。 【植物形态】箬竹,又名:篃竹。 秆高约75厘...

    • 罗裙带

      罗裙带 (《纲目拾遗》) 【异名】万年青(《生草药性备要》),秦琼剑、牛黄伞、千层喜、文兰树(《植物名实图考》),扁担叶...

    • 大母猪藤

      大母猪藤 (《四川常用中草药》) 【异名】野葡萄、绿叶扁担藤。 【来源】为葡萄科植物大叶乌蔹莓的根及叶。 【植物形态】...

    • 岩筋菜

      岩筋菜 (《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岩梅科植物白奴花的全草。 【植物形态】白奴花 多年生草本,高约20厘米。根茎扭...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柘耳 下一篇:暂无

    相关分类

    热门资讯

    皖ICP备202300751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