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8健康网-优质健康、养生、生活百科知识分享平台! 专题 地图
首页 中药

一枝黄花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一枝黄花 (《植物名实图考》) 【别名】野黄菊(《南宁市药物志》)、山边半枝香、洒金花(《江西民间草药》),黄花细辛、黄花一枝香(《广西中药志》),千根癀(《闽南民间草药》),土泽兰,...

一枝黄花
(《植物名实图考》)

【别名】野黄菊(《南宁市药物志》)、山边半枝香、洒金花(《江西民间草药》),黄花细辛、黄花一枝香(《广西中药志》),千根癀(《闽南民间草药》),土泽兰,百条根、铁金拐《泉州本草》),莶子草、小白龙须、黄花马兰、大败毒、红柴胡(《湖南药物末》),黄花仔、红胶苦莱(《闽东本草》)、一枝香、大叶七星剑(《广东中药》),蛇头王(《上海常用中草药》),金锁匙、满山黄、黄花儿(《浙江民间常用草药》),黄柴胡(四川)。

【来源】为菊科植物一枝黄花的全草或带根全草。

【植物形态】一枝黄花

多年生草本,高15~80厘米。茎直立,下部光滑无毛,上部微有茸毛。叶互生;卵形至矩圆形,长1~5厘米,阔0.2~2.5厘米,下部叶具柄,有极小的锯齿,上部叶较小而狭,近于全缘,上面深绿色,下面灰绿色,两面近光滑无毛。圆锥花序,由腋生的总状花序再聚集而成;头状花序小,直径5~8毫米,单生或2~4聚生于腋生的短花序柄上;总苞片狭而尖,具干膜质边缘,长2~5毫米,大小不等,数列呈覆瓦状排列;花托秃裸;外围的舌状花黄色,雌性,约8枚;中央筒状花,两性,花冠5裂,花药聚合,基部钝。瘦果近圆柱形,秃净或有柔毛.花期10月。果期11月。

生于山野、林缘。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

【采集】夏、秋间采收。

【性味】辛苦,凉。

①《闽南民间草药》:"苦,寒。"

②《上海常用中草药》:"辛苦,凉."

【归经】《闽东本草》:"入肝、胆经。"

【功用主治】疏风清热,消肿解毒。治感冒头痛,咽喉肿痛,黄疸。百日咳,小儿惊风,跌打损伤,痈肿发背,鹅掌风。

①《植物名实图考》:"洗肿毒。"

②《南宁市药物志》:"清热解毒。治蛇伤,痧气,疮肿。"

③《湖南药物志》:"疏风解毒,退热行血,消肿止痛。"

④《闽东本草》:"发汗解表。治寒热往来,外感风寒,头身疼痛。"

⑤《广东中药》:"破血,通关窍。治跌打损伤,皮肤瘙痒,缠身疮。"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6钱(鲜者o.7~1两)。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选方】①治感冒,咽喉肿痛,扁桃体炎:-枝黄花三钱至一两.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②治头风:一枝黄花根三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③治黄疸:一枝黄花一两五钱,水丁香五钱。水煎,一次服。(《闽东本草》)

④治小儿急惊风:鲜一枝黄花一两,生姜一片。同捣烂取汁,开水冲服。(《闽东本草》)

⑤治跌打损伤:一枝黄花根三至五钱。水煎,二次分服。

⑥治发背、乳痈、腹股沟淋巴腺肿:一枝黄花七钱至一两.捣烂,酒煎服,渣捣烂敷患处.

⑦治痈肿溃后腐肉不脱:一枝黄花二两,野菊根一两。醋煎熏疮口。

⑧治一切肿毒初起:一枝黄花二两。煎水淋洗,或用毛巾浸药汁温敷患处。

⑨治咽喉肿毒:一枝黄花七钱。水煎,加蜂蜜一两调服。

⑩治毒蛇咬伤:一枝黄花一两。水煎,加蜂蜜一两调服。外用全草同酒糟杵烂敷。(⑤方以下出《江西民间草药》)

⑾治鹅掌风、灰指甲、脚癣:一枝黄花,每天用一至二两,煎取浓汁,浸洗患部,每次半小时,每天1~2次.七天为一疗程。(《上海常用中草药》)

【临床应用】①用作清热消炎剂
一枝黄花全草制成注射液,每次2毫升(相当于干草2克),肌肉注射,每日2~3次,用于外科各种感染及大手术后预防感染62例,均有效。治疗中未见副作用。或用全草加工成冲剂,每袋6克(相当于干草6.7钱),每日2~3次,每次1袋,小儿酌减,用开水冲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喉炎、支气管炎、乳腺炎、淋巴管炎、疮疖肿毒、外科手术后预防感染及其他急性炎症性疾患共412例,获得痊愈好转者占92%以上。临床上亦常用煎剂口服,每剂用鲜草2两成干草1两,每日1剂。或与白英同煎,治疗感冒;或与贯仲、鲜松针同煎,预防感冒。与一点红配成煎剂,或和白毛夏枯草,甘草配制成胶囊,治疗肺炎、肠炎及上呼吸道感染等。

②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一枝黄花全草(干)1两或(鲜)2两,水煎服,每天1剂,10天为一疗程,连服2~3个疗程。治疗184例,近期控制16例,显效39例,共占35.3%。服药后有咽部麻辣等不适感,但大多数可在30~60分钟内消失,有些还产生恶心、呕吐、头昏、口干、咳嗽,小便灼热等,如服过量可致泄泻,停药后即可自愈。

③治疗外伤出血
以一枝黄花晒干研末,撒于伤口;同时内服,每次1~2钱。治疗100例,均有效。

④治疗手足癣
一枝黄花煎液在试管内对红色癣菌有杀灭能力,曾对病程5~10年的6例患者,用该药液洗涤5~6次,均告痊愈。

    文章标签:
    相关推荐
    • ?依果

      ?依果 (《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依的果实。植物形态详"?依"条。 【采集】秋末冬初采收。 【功用主治】舒...

    • 伊贝母―裕民贝母

      伊贝母―裕民贝母 BulbusFritillariaeYuminensis (英) YuminFritillaryBulb 【别名】 蓝花贝母。 【来源】 为百合科植物裕民贝母Friti...

    • 蹼鱼

      蹼鱼 (《别录》) 【异名】鲲(《诗经》),额白鱼(《尔雅》郭璞注),?(崔禹锡《食经》),鲔鱼(《食经》),石鲲、潭虱(《医林...

    • 饴糖

      饴糖 (《本草经集注》) 【异名】饧(《方言》),胶饴(陶弘景),饧糖(孟诜),软糖(《蜀本草》)。 【来源】为米、大麦、小麦...

    • 马蹄根

      马蹄根 (《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异名】马蹄蕨。 【来源】为莲座蕨科植物大莲座蕨的根状茎。 【植物形态】大莲座蕨 植...

    • 小茴香

      小茴香 FructusFoeniculi (英)Fennel 【别名】 谷茴香、谷茴。 【来源】 为伞形科植物茴香FoeniculumvulgareMill。的果实。 【植物形态...

    • 防风花

      防风花 (《药性论》)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详"防风"条。 【功用主治】《药性论》:"主心腹痛,四肢拘急,行履不...

    • 牛血

      牛血 (《本草蒙筌》) 【来源】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血液,动物形态详"牛肉"条。 【性味】咸,平。 ①《纲目》:"咸,平,...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依果 下一篇:暂无

    相关分类

    热门资讯

    皖ICP备202300751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