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草
(《饮片新参》)
【异名】荸荠梗(《饮片新参》),地栗梗、荸荠苗(《苏州本产药材》)。
【来源】为莎草科植物荸荠的地上茎。植物形态详"荸荠"条。
【采集】7~8月间,将茎割下,晒干。
【药材】干燥的茎,呈压扁状,长60~90厘米,直径4~7毫米,顶端有穗状花序;上部淡黄色,不易拉断,下部淡绿色,则易拉断。全体皱缩,表面有纵纹,具光泽;节处稍隆起,质轻松软,中间空,折断面内有白色膜状间隔,用扩大镜观察之,呈蜂窝状。气微弱。以干燥、完整、带黄绿色、无泥土杂质者为佳。
主产江苏、上海、浙江等地。
【性味】①《饮片新参》:"苦,平。"
②《苏州本产药材》:"甘,寒。"
【功用主治】①《饮片新参》:"化湿热,利小便,通淋。"
②苏医《中草药手册》:"清热,利尿。治小便不利,呃逆。"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3钱。
【选方】治呃逆:通天草五钱,代赭石一两。煎服。(苏医《中草药手册》)
通天草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通天草 (《饮片新参》) 【异名】荸荠梗(《饮片新参》),地栗梗、荸荠苗(《苏州本产药材》)。 【来源】为莎草科植物荸荠的地上茎。植物形态详"荸荠"条。 【采集】7~8月间,将茎割下,晒干...
相关推荐
-
桐皮
桐皮 (《本经》) 【异名】白桐皮(《药性论》),水桐树皮(《濒湖集简方》),桐木皮(《纲目》)。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泡桐...
-
桐
桐 【释名】 白桐、黄桐、泡桐、椅桐、荣桐。 【气味】 苦、寒、无毒。 【主治】 1、手足浮肿。用桐叶煮汁浸泡,同时饮...
-
土连翘1
土连翘1 (《西藏常用中草药》) 【别名】甲橡旺秋(藏名)。 【来源】为藤黄种植物土连翘的果实。 【植物形态】土连翘 灌木...
-
桐油
桐油 (《日华子本草》) 【异名】桐子油(《纲目》)。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油桐的种子所榨出的油。植物形态详"油桐子"条。...
-
大麦
大麦 (《本草经集注》) 【别名】麰(《广雅》),倮麦,麰麦(陶弘景),牟麦(《纲目》),饭麦、赤膊麦(《医林纂要》)。 【来...
-
白鲜皮
白鲜皮 (《药性论》) 【异名】北鲜皮(《药材资料汇编》)。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白鲜的根皮。 【植物形态】白鲜(《本经》...
-
橘核
橘核(《日华子本草》) 【异名】橘子仁(《婉僧坦集验方》),橘子核(《本草衍义》),橘米(《四川中药志》),橘仁(《药材学...
-
水牛角
水牛角 (《别录》) 【来源】牛科动物水牛的角,动物形态详"牛肉"条。 【采集】于宰牛场收集。 【药材】形状弯曲呈弧形,...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桐皮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