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8健康网-优质健康、养生、生活百科知识分享平台! 专题 地图
首页 中药

蜀葵子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蜀葵子 (《本草拾遗》) 【来源】为锦葵科植物蜀葵的种子。植物形态详"蜀葵花"条。 【化学成分】果含脂肪油。油中含不饱和游离酸很多,以油酸计,达34.88%。 【性味】甘,寒。 ①《本草拾...

蜀葵子
(《本草拾遗》)

【来源】为锦葵科植物蜀葵的种子。植物形态详"蜀葵花"条。

【化学成分】果含脂肪油。油中含不饱和游离酸很多,以油酸计,达34.88%。

【性味】甘,寒。

①《本草拾遗》:"冷,无毒。"

②《纲目》:"甘,冷,无毒。"

【功用主治】利水通淋,滑肠。治水肿,淋病,便秘,疮疥。

①《本草拾遗》:"治一切疮疥并瘢疵土(土,《纲目》引《日华子本草》作"赤")靥。"

②《日华于本草》:"治淋涩,通小肠,催生落胎,疗水肿。"

③《本草正》:"润大肠,通乳汁。"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入散剂。外用:研末调敷。

【宜忌】脾胃虚寒及孕妇忌服。

【选方】①治小儿大便不通:捣白花胡葵子末,煮汁服。(《千金方》)

②催生:蜀葵子二钱,滑石三钱。为末,水服五钱。(《仁斋直指方》)

③治水肿、大小便不畅、尿路结石:蜀葵子研粉,每服二钱,开水送下,每日二次。(《陕西中草药》)

【名家论述】《本草述》:"(蜀葵子)其性味类利于气血燥而泣者,未可施于虚羸中寒之体也,临病其审处之。"

    文章标签:
    相关推荐
    • 黍米

      黍米 (《别录》)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黍的种子。 【植物形态】黍(《诗经》) 一年生草本。秆直立,单生或少数丛生,高...

    • 薯良

      薯良 (《药性考》) 【异名】赭魁(《别录》),朱砂莲、鸡血莲、血母(《贵州民间方药集》),血三七、雄黄七、血葫芦、朱砂...

    • 双肾子

      双肾子 (《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异名】天鹅抱蛋、玉凤花根(《江西草药》),对对参(《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

    • 术苗

      术苗 (《本草经集注》) 【来源】为菊科植物白术的苗叶。植物形态详"白术"条。 【采集】冬季采取。 【功用主治】①《本草...

    • 红根

      红根 (《云南中草药》) 【异名】长虫包谷、小独脚莲、见血飞。 【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红根的块茎。 【植物形态】红根...

    • 刺梨花

      刺梨花 (《草木便方》)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刺梨的花,植物形态详"刺梨"条。 【性味】甘,平。 【功用主治】止泄痢。...

    • 鹿髓

      鹿髓 (《别录》) 【来源】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骨髓或脊髓。动物形态详"鹿茸"条。 【性味】《别录》:"味甘,温。...

    • 丁香根

      丁香根 (《开宝本草》) 【植物形态】桃金娘科植物丁香,详"丁香"条。 【性味】《纲目》:"辛,热,有毒。" 【功用主治】...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黍米 下一篇:暂无

    相关分类

    热门资讯

    皖ICP备202300751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