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香壳
(《四川中药志》)
【异名】臭子壳、麝壳。
【来源】为鹿科动物麝的香腺囊的外皮。动物形态详"麝香"条。
【采集】将香腺囊对剖,取去麝香,剩下的外壳,干燥后即成。
【药材】多顺剖成2瓣或4瓣,基部相连。厚约3~5毫米,起层,内表面有一层棕红色的薄膜,称"油皮",中层称"银皮"。质坚韧,有浓厚的麝香气味。以身干、个大、香气浓厚者为佳。
主产四川、西藏、云南、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
【性味】性温,味辛,无毒。
【归经】入脾经。
【功用主治】通关利窍,消肿解毒。治疔毒肿痛,痈疽久拦及疮疖硬痛。银皮:贴痈肿红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入散剂,5~8分。外用:研末调敷或入膏药敷贴。
【宜忌】气血虚者勿用。
【选方】①治疔疮红肿:麝香壳、苍耳虫、冰片。共为末,麻油调涂。
②治痈疽久烂:麝香壳、花蕊石、龙骨、蛤粉、冰片、银朱。共为末,外涂。
③治乳痈发背:麝香银皮,和冰片外贴。
④治疮疖硬痛:麝香壳、水苋菜、地胆、猪胆汁、赤芍、黄丹。共熬膏,贴患处。
麝香壳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麝香壳 (《四川中药志》) 【异名】臭子壳、麝壳。 【来源】为鹿科动物麝的香腺囊的外皮。动物形态详"麝香"条。 【采集】将香腺囊对剖,取去麝香,剩下的外壳,干燥后即成。 【药材】多...
相关推荐
-
韶子
韶子 (《本草拾遗》) 【异名】山韶子(《桂海虞衡志》),毛荔枝(《植物名实图考》),毛召(《陆川本草》)。 【来源】为无患...
-
伤寒草
伤寒草 (《岭南采药录》) 【异名】夜牵牛、星拭草(《岭南采药录》),寄色草(《广州植物志》),返魂香(《广东中药》Ⅱ),...
-
上树咳
上树咳 (《广西中药志》) 【异名】瓜核草。 【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骨牌蕨的全草。 【植物形态】骨牌蕨 多年生草本。根...
-
商陆花
商陆花 (《本草图经》) 【异名】荡花(陶弘景)。 【来源】为商陆科植物商陆的花,植物形态详"商陆"条。 【功用主治】《本...
-
花苜蓿
花苜蓿 (《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异名】奇尔克、纳林-胡岑格(蒙名),布斯项(藏名)。 【来源】为豆科植物花苜蓿的全...
-
山羊角
山羊角 (《本草新编》) 【来源】为牛科动物青羊的角。原动物详"山羊血"条。 【功用主治】①《本草新编》:"专活死血,磨...
-
苣荬菜
苣荬菜 (《中药志》) 【异名】荬菜、野苦菜、野苦荬、苦葛麻、苦荬菜、取麻菜(《中药志》),苣菜(《河北中药手册》)。...
-
枫香树叶
枫香树叶 (《纲目》) 【来源】为金缕梅科植物枫香的叶片,植物形态详"路路通"条。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0.05%,其中萜占...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韶子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