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草
(《别录》)
【异名】莎随(《大戴礼记》),侯莎(《尔雅》),地毛(《广雅》),山莎(《纂文》),回头青(《清异录》),香头草(《广州植物志》),野韭菜,猪荸荠、隔夜抽、地韭姜(《浙江中药手册,),地沟草(《广西中兽医药植》),小三棱、米珠子、绍缩草(《江苏植药志》),地贯草、猪鬃草、地糕草(《广西中药志》),吊马棕(《湖南药物志》),土香草(《泉州本草》)。
【来源】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茎叶。
【植物形态】莎草
多年生草本。匍匐根茎长,先端具肥大纺锤形的块茎,外皮紫褐色,有棕毛或黑褐色的毛状物。茎高15~95厘米,锐三棱形,基部呈块茎状。叶窄线形,短于秆,宽2~5毫米;鞘棕色,常裂成纤维状。叶状苞片2~5;长侧枝聚伞花序简单或复出,辐射枝3~10:穗状花序轮廓为陀螺形;小穗3~10,线形,长1~3厘米,具花8~28朵:小穗轴具较宽的、白色透明的翅;鳞片覆瓦状排列,膜质,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约3毫米,中间绿色,两侧紫红色或红棕色,具脉5~7条;雄蕊3,药线形;花柱长,柱头3。小坚果长圆状倒卵形。花果期5~11月。
生于田野。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本植物的根茎(香附)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功用主治】行气,开郁,祛风。治胸闷不舒,皮肤风痒,痈肿。
①《履?岩木草》:"治皮肤瘙痒,遍体生风。"
②《纲目》:"煎饮散气郁,利胸膈,降痰热。"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
【选方】①治痈疽肿毒:鲜莎草洗净,捣烂敷患处。(《泉州木草》)
②治水肿、小便短少:鲜莎草捣烂,贴涌泉、关元穴。(《泉州本草》)
莎草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莎草 (《别录》) 【异名】莎随(《大戴礼记》),侯莎(《尔雅》),地毛(《广雅》),山莎(《纂文》),回头青(《清异录》),香头草(《广州植物志》),野韭菜,猪荸荠、隔夜抽、地韭姜(《浙江中...
相关推荐
-
山扁豆
山扁豆 (《救荒本草》) 【异名】含羞草决明、黄瓜香、梦草(《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挞地沙、细杠木、砂子草(《南宁...
-
山茶花
山茶花 (《纲目》) 【异名】红茶花(《分类草药性》)。 【来源】为山茶科植物山茶的花。 【植物形态】山茶 常绿灌木或小乔...
-
山刺梨
山刺梨 (《西藏常用中草药》) 【异名】刺梨根,色瓦(藏名)。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绢毛蔷薇的根及果实。 【植物形态】绢...
-
沙拐枣
沙拐枣 (《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异名】头发草。 【来源】为蓼科植物沙拐枣的根或带果全草。 【植物形态】沙拐枣...
-
漆大姑
漆大姑 (《岭南采药录》) 【异名】毛漆、毛七哥(《陆川本草》),毛七公、大毛七、算盘子、野南瓜(《南宁市药物志》),漆...
-
猕猴骨
猕猴骨 (《证类本草》) 【异名】猴骨(《贵州民间方药集》),申骨(《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猴科动物猕猴的骨胳。 【...
-
黄茄花
黄茄花 (《四川常用中草药》) 【异名】野棉花。 【来源】为锦葵科植物格纹叶木槿的花。 【植物形态】格纹叶木槛 多年生...
-
千屈菜
【中文名】千屈菜(《救荒本草》) 【类别】全草类 【异名】对叶莲(《贵州民间药物,),对牙草,铁菱角(《湖南药物志》)。...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山扁豆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