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千屈菜(《救荒本草》)
【类别】全草类
【异名】对叶莲(《贵州民间药物,),对牙草,铁菱角(《湖南药物志》)。马鞭草、败毒草。
【来源】为千屈莱科植物千屈菜的全草。
【植物形态】千屈菜
多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全体具柔毛,有时无毛。茎直立,多分枝,有四棱。叶对生或3片轮生,狭披针形,长4~6厘米,宽8~15毫米,先端稍钝或短尖,基部圆或心形,有时稍抱茎。总状花序顶生;花两性,数朵簇生于叶状苞片腋内;花萼筒状,长6~8毫米,外具12条纵棱,裂片6,三角形,附属体线形,长于花萼裂片,约1.5~2毫米;花瓣6,紫红色,长椭圆形,基部楔形;雄蕊12,6长6短;子房无柄,2室,花柱圆柱状,柱头头状。蒴果椭圆形,全包于萼内,成热时2瓣裂;种子多数,细小。花期7~8月。
生于潮湿地,常栽培作观赏。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同属植物光千屈菜亦同供药用。与上种的主要区别是:茎叶无毛,叶对生,披针形;花3~5朵集成短小的聚伞花序,在叶(苞)腋呈轮生状,萼的附属体短,长0.6毫米左右。分布我国北部及东北部。
【采集】秋季采收。
【化学成份】:含牡荆素(vitexin)、荭草素(orientin)、异荭草素(isoorientin)、氯原酸、鞣花酸、没食子酸、胆碱、鞣质、色素、挥发油、果胶、树脂及生物碱。
【性味】苦,寒。
①《贵州民间药物》:"性寒,味甘。"
②《湖南药物志》:"苦,寒,无毒。"
【功用主治】清热,凉血。清热毒,收敛,破经通瘀。治痢疾,血崩,溃疡。用于痢疾、瘀血经闭。
①《贵州民间药物》:"清热,止血崩。"
②《中国药植图鉴》:"止泻,治细菌性痢疾。"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研末敷。
【选方】①治痢疾:千屈菜三至五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②治溃疡:千屈菜叶、向日葵盘,晒干,研末,先用蜂蜜搽患处,再用药末敷患处。(《湖南药物志》)
千屈菜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中文名】千屈菜(《救荒本草》) 【类别】全草类 【异名】对叶莲(《贵州民间药物,),对牙草,铁菱角(《湖南药物志》)。马鞭草、败毒草。 【来源】为千屈莱科植物千屈菜的全草。 【植物...
相关推荐
-
千金藤
千金藤 (《本草拾遗》) 【异名】金线钓乌龟,粉防己(《杭州药植志》),公老鼠藤、野桃草、爆竹消(《湖南药物志》),金线...
-
铅粉
铅粉 (《开宝本草》) 【异名】粉锡、解锡(《本经》),水粉(《范子计然》),胡粉(《参同契》),定粉(《药性论》),锡粉、流...
-
掐不齐
掐不齐 (《江苏药材志》) 【来源】为豆科植物细梗胡枝子的全草。 【植物形态】细梗胡枝子 小灌木,高50~100厘米。枝条四...
-
漆大姑根
漆大姑根 (《广州常用草药集》)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毛果算盘子的根。植物形态详"漆大姑"条。 【功用主治】《广州常用...
-
画眉草
画眉草 (《植物名实图考》) 【异名】榧子草(《植物名实图考》),星星草(《植物名汇》),蚊子草(《种子植物名称》)。 【来...
-
鹅掌楸根
鹅掌楸根 (《贵州草药》) 【来源】为木兰科植物鹅掌楸的根,植物形态详"凹朴皮"条。 【采集】秋季采收。 【性味】性温,...
-
两栖蓼
两栖蓼 (《贵州草药》) 【异名】小黄药(《贵州草药》)。 【来源】为蓼科植物两栖蓼的全草。 【植物形态】两栖蓼 多年生草...
-
狗肝
狗肝 (《本草拾遗》) 【来源】为犬科动物狗的肝,动物形态详"狗肉"条。 【性味】《医林纂要》:"甘苦咸,温。" 【功用主...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千金藤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