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8健康网-优质健康、养生、生活百科知识分享平台! 专题 地图
首页 中药

女贞子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女贞子 (《本草正》) 【异名】女贞实(《本经》),冬青子(《济急仙方》),爆格蚤(《分类草药性》),白蜡树子(《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鼠梓子(《广西中药志》)。 【来源】为木犀科植物女...

女贞子
(《本草正》)

【异名】女贞实(《本经》),冬青子(《济急仙方》),爆格蚤(《分类草药性》),白蜡树子(《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鼠梓子(《广西中药志》)。

【来源】为木犀科植物女贞的果实。

【植物形态】女贞(《本经》),又名:桢木(《山海经》),女贞木(《典术》),冬青、蜡树(《纲目》),小叶冻膏(《医林纂要》),将军树(《临安县图经》),水蜡树(《植物名实图考》),水瑞香、冻青树,大蜡叶、水桢、白蜡树。
常绿大灌木或小乔木,高达10余米。树皮灰色至浅灰褐色,枝条光滑,具皮孔。叶对生,叶柄长1~2厘米,上面有槽;叶片革质,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5~14厘米,宽3.5~6厘米,先端渐尖至锐尖,基部阔楔形,全缘,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淡绿色,密布细小的透明腺点,主脉明显。圆锥花序顶生,长10~15厘米,直径8~17厘米;总花梗长约4厘米,或无;苞片叶状,线状披针形,无柄,早落,小苞卵状三角形;小花梗极短或几无;花萼钟状,长约1.5毫米,4浅裂;花冠管约与裂片等长,裂片4,长方卵形,长约2毫米,白色;雄蕊2,着生于花冠管喉部,花丝细,伸出花冠外;雌蕊1,子房上位,球形,2室,花柱圆柱状,柱头浅2裂。浆果状核果,长椭圆形,长6~12毫米,幼时绿色,熟时蓝黑色。种子1~2枚,长椭圆形。花期6~7月。果期8~12月。
生长于山野,多栽植于庭园。分布华东、华南、西南及华中各地。

本植物的根(女贞根)、树皮(女贞皮)、叶(女贞叶)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摘,除去枝叶晒干,或将果实略熏后,晒干;或置热水中烫过后晒干。

【药材】干燥果实卵形成椭圆球形,有的微弯曲,长5~10毫米,直径3~4毫米。外皮蓝黑色,具皱纹;两端钝圆,底部有果柄痕。质坚,体轻,横面破开后大部分为单仁,如为双仁,中间有隔瓤分开。仁椭圆形,两端尖,外面紫黑色,里面灰白色。无臭,味甘而微苦涩。以粒大、饱满、色蓝黑,质坚实者为佳。

主产浙江,江苏、湖南、福建、广西、江西以及四川等地。

【化学成分】 含女贞子甙(nuzhenide)、洋橄榄苦甙(oleuropein)、齐墩果酸(oleanolicacid)、4-羟基-B-苯乙基-B-D-葡萄糖甙、桦木醇(betulin)等。

【炮制】女贞子:拣去杂质,洗净,晒干。酒女贞子:取净女贞子,加黄酒扑匀,置罐内或适宜容器内,密闭,坐水锅中,隔水炖至酒吸尽,取出,干燥(每女贞子100斤,用黄酒20斤)。

《得配本草》:"女贞子洗去皮衣,酒拌蒸,晒干。淡盐水拌炒亦可。"

【性味】苦甘、平。

①《本经》:"味苦,平。"

⑦《别录》:"甘,无毒。"

【归经】入肝、肾经。

①《本草经疏》:"入足少阴经。"

②《本草再新》:"入肝、肺、肾三经。"

【功用主治】补肝肾,强腰膝。治阴虚内热,头晕,目花,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滋补肝肾,明目乌发。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目暗不明。

①《本经》:"主补中,安五脏,养精神,除百疾。久服肥健。"

②《本草蒙筌》:"黑发黑须,强筋强力,多服补血去风。"

③《纲目》:"强阴,健腰膝,明目。"

④《本草经疏》:"凉血、益血。"

⑤《本草正》:"养阴气,平阴火,解烦热骨蒸,止虚汗,消渴,及淋浊,崩漏,便血,尿血,阴疮,痔漏疼痛。亦清肝火,可以明目止泪。"

③《本草再新》:"养阴益肾,补气舒肝。治腰腿疼,通经和血。"

⑦《广西中药志》:"治老人大便虚秘。"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熬膏或入丸剂。外用:熬膏点眼。

【宜忌】脾胃虚寒泄泻及阳虚者忌服。

《本草经疏》:"当杂保脾胃药及椒红温暖之类同施,不则恐有腹痛作泄之患。"

【选方】①补腰膝,壮筋骨,强阴肾,乌髭发:女贞子(冬至日采:不拘多少,阴干,蜜酒拌蒸,过一夜,粗袋擦去皮,晒干为末,瓦瓶收贮,或先熬干,旱莲膏旋配用),旱莲草(夏至日采,不拘多少),捣汁熬膏,和前药为丸,临卧酒服。(《医方集解》二至丸)

②治神经衰弱:女贞子、鳢肠、桑椹子各五钱至一两。水煎服。或女贞子二斤,浸米酒二斤,每天酌量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③治风热赤眼:冬青子不以多少,捣汁熬膏,净瓶收固,埋地中七日,每用点眼。(《济急仙方》)

④治视神经炎:女贞子、草决明、青葙子各一两。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⑤治瘰疬,结核性潮热等:女贞子三钱,地骨皮二钱,青蒿一钱五分,夏枯草二钱五分.水煎,一日三回分服。(《现代实用中药》)

⑥治肾受燥热,淋浊溺痛,腰脚无力,久为下消:女贞子四钱,生地六钱,龟板六钱,当归、茯苓、石斛、花粉、萆粟、牛膝,车前子各二钱,大淡菜三枚。水煎服。(《医醇胜义》女贞汤)

⑦补肾滋阴。取女贞子,去梗叶,浸酒中一日夜,擦去皮,晒干,研为末,待早莲草出时,采数石,捣汁熬浓,和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夜服百丸,酒送下。十多天之后,体力增加,老人不再起夜。又能变白发为黑色,强腰膝,起阴气。又方:用初冬采收后阴干的女贞实,酒浸一日,蒸透晒干,取一斤四两;夏季采收并阴干的旱莲草,取十两;晚春采收并阴干的桑椹子,取十两。三味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八直丸,淡盐汤送睛。若是五月份采的又桑椹,八月份采的旱莲,则可直接捣汁和药,不用加蜜。

⑧风热赤眼。用女贞子不限量,捣汁熬膏,净瓶收存,埋地中七日后,取以点眼。

⑨口舌生疮,舌肿胀出。取女贞叶捣汁含浸吐涎。

⑩一切眼疾,用女贞叶捣烂,加朴硝调匀贴眼部。

中药大全
    文章标签:
    相关推荐
    • 盘龙七

      盘龙七 (《陕西中草药》) 【异名】石白菜、地白菜 【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秦岭岩白菜的根茎。 【植物形态】秦岭岩白菜...

    • 枇杷

      枇杷 (《别录》)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枇杷的果实。 【植物形态】枇杷 常绿小乔木,高3~8米。小枝粗壮,被锈色绒毛。单...

    • 胖儿草

      胖儿草 (《峨嵋药植》) 【异名】黑脚杆(《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尖叶假耳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尖叶假...

    • 糯稻根须

      糯稻根须 (《本草再新》) 【异名】稻根须(《药材资料汇编》),糯稻根(《江苏植药志》)。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稻(糯稻)的...

    • 黑沙蒿根

      黑沙蒿根 (《内蒙古中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黑沙蒿的根,植物形态详黑沙蒿条。 【功用主治】《内蒙古中草药》:止...

    • ?藤

      ?藤 (《广西药植名录》) 【异名】过山枫、大血藤、过山龙、过江龙、扭骨风(《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为豆科植物?藤的...

    • 斑叶兰

      斑叶兰 (《贵州民间药物》) 【异名】银线盆(《峨嵋药植》),九层盖、野洋参(《贵州民间药物》),小将军(《浙江中药资源名...

    • 黄鹌菜

      黄鹌菜 (《救荒本草》) 【异名】苦菜药、三枝香(《广西药植名录》),黄花菜、山芥菜、土芥菜、野芥菜、野芥兰、芥菜仔,...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盘龙七 下一篇:暂无

    相关分类

    热门资讯

    皖ICP备202300751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