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
(《别录》)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枇杷的果实。
【植物形态】枇杷
常绿小乔木,高3~8米。小枝粗壮,被锈色绒毛。单叶互生;叶片革质;长椭圆形至倒卵状披针形,长15~30厘米,宽4~7厘米,先端短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疏锯齿,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密被锈色绒毛,侧脉11~21对,直达锯齿顶端;叶柄极短或无柄;托叶2枚,大而硬,三角形,渐尖。花每数十朵聚合为顶生圆锥花序,花序有分枝,密被绒毛;苞片凿状,有褐色绒毛;花萼5浅裂,萼管短,密被绒毛;花瓣5,白色,倒卵形,内面近基部有毛;雄蕊20~25;子房下位,5室,每室有胚珠2枚,花柱5,柱头头状。果为浆果状梨果,圆形或近圆形,黄色或橙黄色;核数颗,圆形或扁圆形,棕褐色。花期9~11月。果期翌年4~5月。
常栽种于村边、平地或坡地。分布陕西、甘肃、河南、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本植物的根(枇杷根)、树杆的韧皮部(枇杷木白皮)、叶(枇杷叶)、花(枇杷花)、种子(枇杷核)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化学成分】果实含水分90.26%,总氮2.15%,碳水化物67.30%,其中还原糖占71.31%,戊聚糖3.74%,粗纤维2.65%。果肉含脂肪,糖,蛋白质,纤维素,果胶,鞣质,灰分(钠、钾、铁、钙、磷)及维生素B1、C。又含隐黄素、β-胡萝卜素等色素。果酱含葡萄糖、果糖、蔗糖、苹果酸。
【性味】甘酸,凉。
①《蜀本草》:"《图经》云,味甘酸。"
②《开宝本草》:"味甘,寒,无毒。"
【归经】《本草求真》:"入脾、肺,兼入肝。"
【功用主治】润肺,止渴,下气。治肺痿咳嗽吐血,衄血,燥渴,呕逆。
①孟诜:"利五脏。"
②崔禹锡《食经》:"下气,止哕呕逆。"
③《日华子》:"治肺气,润五脏,下气。止呕逆,并渴疾。"
④《滇南本草》:"治肺痿痨伤吐血,咳嗽吐痰,哮吼。又治小儿惊风发热。"
【宜忌】《随息居饮食谱》:"多食助湿生痰,脾虚滑泄者忌之。"
【名家论述】《本经逢原》:"必极熟,乃有止渴下气润五脏之功。若带生味酸,力能助肝伐脾,食之令人中满泄泻。"
枇杷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枇杷 (《别录》)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枇杷的果实。 【植物形态】枇杷 常绿小乔木,高3~8米。小枝粗壮,被锈色绒毛。单叶互生;叶片革质;长椭圆形至倒卵状披针形,长15~30厘米,宽4~...
相关推荐
-
胖儿草
胖儿草 (《峨嵋药植》) 【异名】黑脚杆(《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尖叶假耳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尖叶假...
-
糯稻根须
糯稻根须 (《本草再新》) 【异名】稻根须(《药材资料汇编》),糯稻根(《江苏植药志》)。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稻(糯稻)的...
-
胖血藤
胖血藤 (《贵州民间方药集》) 【异名】毛血藤、云钩莲、百解药(《贵州民间方药集》),荞叶细辛(《贵州草药》)。 【来源】...
-
糯米
糯米 (《千金食治》) 【异名】稻米(《别录》),江米(《本草原始》),元米(《随息居饮食谱》)。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稻...
-
?雉
?雉 (《本草拾遗》) 【异名】赤?(《山海经》),??(《汉书》),采鸡(《逸周书》),锦鸡(《禽经》),金鸡(《纲目》)。 【来源...
-
橄榄仁
橄榄仁 (《纲目》) 【来源】为橄榄科植物橄榄的种仁。植物形态详"橄榄"条。 【采集】收集果核,击碎核壳,取出种仁,晒...
-
回回豆
回回豆 (《饮膳正要》) 【异名】胡豆(《本草拾遗》),回鹘豆(《契丹国志》),那合豆(《救荒本草》)。鹰嘴豆、鸡豆(《中国...
-
独活
独活 (《本经》) 【异名】独摇草(《别录》),独滑(《本草蒙筌》),长生草(《纲目》)。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胖儿草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