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8健康网-优质健康、养生、生活百科知识分享平台! 专题 地图
首页 中药

牛肉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牛肉 (《别录》) 【来源】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肉。 【动物形态】①黄牛(《说文》) 体长1.5~2米,体重一般在250公斤左右。体格强壮结实。头大,额广,鼻阔,口大。上唇上部有2个大鼻孔...

牛肉
(《别录》)

【来源】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肉。

【动物形态】①黄牛(《说文》)
体长1.5~2米,体重一般在250公斤左右。体格强壮结实。头大,额广,鼻阔,口大。上唇上部有2个大鼻孔,其间皮肤硬而光滑,无毛,称为鼻镜。眼、耳都很大。头上有角1对,左右分开,角之长短、大小随品种而异,弯曲,无分枝,中空,内有骨质角髓。四肢匀称,4趾,均有蹄甲,其后方2趾不着地,称悬蹄。尾较长,尾端具丛毛;毛色大部为黄色,无杂毛掺混。
全国各地均有饲养。

②水牛(《凉州异物志》)
体比黄牛肥大,长达2.5米以上。角较长大而扁,上有很多节纹。颈短,腰腹隆凸。四肢较短,蹄较大。皮厚无汗腺,毛粗而短,体前部较密,后背及胸膜各部较稀疏。体色大多灰黑色,但亦有黄褐色或白色的。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饲养,以南方水稻地区为多。

牛的骨(牛骨)、骨髓(牛髓)、骨质角髓(牛角鳃)、血(牛血)、脑(牛脑)、鼻(牛鼻)、齿(牛齿)、喉咙(牛喉咙)、甲状腺体(牛靥)、蹄(牛蹄)、蹄甲(牛蹄甲)、蹄筋(牛筋)、睾丸及阴囊(牯牛卵囊)、肝(牛肝)、脾(牛脾)、肺(牛肺)、肾(牛肾)、胆(牛胆)、胃(牛肚)、肠(牛肠)、胎盘(牛胞衣)、脂肪(牛脂),乳(牛乳)、唾涎(牛口涎)、胃中的草结块(牛羊草结)、胆囊、胆管或肝管中的结石(牛黄)以及水牛的角(水牛角)、皮(水牛皮)、尾(水牛尾)、黄牛肉经炼而成的膏(霞天膏)和皮所熬的胶(黄明胶)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性味】甘,平。

①《别录》:"味甘,平,无毒。"

②《千金翼?本草》:"味咸,平,无毒。"

③《日华子本草》:"水牛肉,冷;黄牛肉,温。"

【归经】入脾、胃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脾经。"

②《本革汇言》:"入手,足阳明经。"

【功用主治】补脾胃,益气盘,强筋骨。治虚损羸瘦,消渴,脾弱不运,痞积,水肿,腰膝酸软。

①《别录》:"主消渴,止泄,安中益气,养脾胃。"

②《千金食治》:"止唾涎出。"

③《本草拾遗》:"消水肿,除湿气,补虚,令人强筋骨、壮健。"

④《滇南本草》:"水牛肉,能安胎补血。"

⑤《韩氏医通》:"黄牛肉,补气,与绵黄芪同功。"

【用法与用量】内服:煮食、煎汁或入丸剂。

【选方】①补诸虚百损:黄犍牛肉(去筋膜,切片,河水洗数遍,仍浸一夜,次日再洗三遍,水清为度,用无灰好酒同入坛内,重泥封固,桑柴文武火煮一昼夜,取出如黄沙为佳,焦黑无用,焙干为末,听用);山药(盐炒过),莲肉(去心,盐炒过,并去盐)、白茯苓、小茴香(炒)各四两,为末。每牛肉半斤,入药末一斤,以红枣蒸熟去皮,和捣丸,梧子大。每空心酒下五十丸,日三服。(《乾坤生意》返本丸)

②治脾胃久冷,不思饮食:牛肉五斤,胡椒五钱。荜茇五钱,陈皮二钱,苹果二钱,缩砂二钱,良姜二钱。上件为细末,生姜汁五合,葱汁一合,盐四两,同肉拌匀,腌二日,取出,焙干作脯,任意食之。(《饮膳正要》牛肉脯)

③治腹中癖积:黄牛肉一斤,恒山三钱。同煮熟,食肉饮汁,癖必自消。(《卫生杂兴》)

    文章标签:
    相关推荐
    • 牛奶树子

      牛奶树子 (《岭南采药录》) 【来源】为桑种植物对叶榕的果实。植物形态详"牛奶树"条。 【采集】夏、秋果实成熟时采收。...

    • 牛嗓管树

      牛嗓管树 (《云南中草药选》) 【异名】撒罗夷、马耳子果、蜜心果、鼻涕果、粘心果(《云南中草药选》),野枇杷、大叶杜仲...

    • 牛奶子

      牛奶子 (《江苏药材志》) 【异名】阳春子(《植物名实图考》),甜枣、麦粒子(《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半春子、岩麻子、密...

    • 牛髓

      牛髓 (《本经》) 【来源】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骨髓。动物形态详"牛肉"条。 【性味】《别录》:"甘,温,无毒。" 【归...

    • 酒酿

      酒酿 (《纲目拾遗》) 【异名】酒窝、浮蛆(《纲目拾遗》)。 【来源】为糯米和酒曲酿制而成的酵米。 【化学成分】酒酿的成...

    • 柏树果

      柏树果 (《四川中药志》) 【异名】柏树子(《分类草药性》),香柏树子(《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柏科植物柏木的果实。...

    • 火焰子

      火焰子 (《陕西中草药》) 【异名】蔓乌药、羊角七(《陕西中草药》),草乌(《宁夏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毛茛种植物松...

    • 地浆

      地浆 (《本草经集注》 【异名】土浆(陶弘景),地浆水(《会约医镜》)。 【制法】掘黄土地作坎,深约二尺许,灌水,搅混,...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牛奶树子 下一篇:暂无

    相关分类

    热门资讯

    皖ICP备202300751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