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浆
(《本草经集注》
【异名】土浆(陶弘景),地浆水(《会约医镜》)。
【制法】掘黄土地作坎,深约二尺许,灌水,搅混,俟其沉淀,取上面清液,即为地浆水。
【性味】甘,寒。
①《别录》:"寒。"
②《日华子本草》:"无毒。"
③《品汇精要》:"味甘,性平寒,无毒。"
【归经】《本草再新》:"入肝、肺二经。"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和中。治中署烦渴,伤食吐泻,脘腹胀痛,痢疾,食物中毒。
①《本草经集注》:"治诸菌毒。"
②《别录》:"主解中毒烦闷,"
③《纲目》:"解一切鱼肉果菜药物诸菌毒,疗霍乱及中?卒死者,饮一升妙。"
④《本草备要》:"治泄痢冷热赤白,腹内热毒绞痛及虫蜞入腹。"
【用法与用量】内服:煮沸饮;或代水煎药。
【选方】①治热渴心闷:服地浆一盏。(《圣惠方》)
②治干霍乱病,不吐不利,胀痛欲死:地浆三、五盏,服。大忌米汤。(《千金方》)
③治黄?鱼毒,食此鱼,犯荆芥,能害人:服地浆解之。(《濒湖集简方》)
④治食生肉中毒:掘地深三尺,取土三升,以水五升,煎五沸,清之,(服)一升。(《梅师集验方》)
⑤治中野芋毒:土浆饮之。(《濒湖集简方》)
⑥蜀椒闭口者有毒,误食之,戟人咽喉,气病砍绝,或吐下白沫,身体痹冷,急治之:地浆次之。(《金匮要略》)
⑦治服药过剂闷乱者:地浆饮之。(《肘后方》)
地浆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地浆 (《本草经集注》 【异名】土浆(陶弘景),地浆水(《会约医镜》)。 【制法】掘黄土地作坎,深约二尺许,灌水,搅混,俟其沉淀,取上面清液,即为地浆水。 【性味】甘,寒。 ①《别录...
相关推荐
-
滴水珠
滴水珠 (《江西草药》) 【异名】石半夏、石里开、一滴珠、水滴珠(《江西草药》),水半夏、独叶一支花、岩芋、天灵芋、一...
-
灯心草根
灯心草根 (《开宝本草》) 【来源】为灯心草科植物灯心草的根及根茎。植物形态详"灯心草"条。 【采集】夏、秋采取。 【性...
-
刀豆壳
刀豆壳 (《医林纂要》) 【来源】为豆科植物刃豆的果壳。植物形态详"刀豆"条。 【采集】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果实,晒干...
-
地柏叶
地柏叶 (《植物名实图考》) 【异名】地柏枝、野柏树(《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丹雪凤尾、伤寒草、止血草、石蜈蚣、小叶凤...
-
白刺花叶
白刺花叶 (《贵州草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白刺花的叶片,植物形态详白刺花条。 【化学成分】叶含香叶木甙。 【性味】...
-
鸡嗉子
鸡嗉子 (《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异名】野荔枝(《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山覆盆(《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山茱...
-
寒水石
寒水石 (《吴普本草》) 【异名】凝水石、白水石(《本经》),凌水石(《别录》),盐精(《丹房鉴源》),水石、冰石(《石药尔...
-
白果根
白果根 (《重庆草药》) 【来源】为银杏种植物银杏的根或根皮。植物形态详白果条。 【采集】9~10月采。 【化学成分】根皮...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滴水珠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