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蒂
(《纲目拾遗》)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南瓜的瓜蒂。植物形态详"南瓜"条。
【采集】秋季采老熟的南瓜,切取瓜蒂,晒干。
【药材】干燥瓜蒂呈5~6角形的盘状,直径2.5~5.6厘米,上附残存的柱状果柄。外表淡黄色,微有光泽,具稀疏刺状短毛及突起的小圆点。果柄略弯曲,粗约1~2厘米,有隆起的棱脊5~6条,纵向延伸至蒂端。质坚硬,断面黄白色,常有空隙可见。以蒂大、色黄、坚实者为佳。
主产于江苏、安徽、浙江等地;其他地区亦有。
【功用主治】治痈疡,疔疮,烫伤。
①《安徽药材》:"焙末用麻油调涂,治疔疮、背疽。"
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排痰、安胎。"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2两;或煨存性研末。外用:研末调敷。
【选方】①治疔疮:老南瓜蒂数个。焙研为末,麻油调敷。(《行箧检秘》)
②治烫伤:南瓜蒂晒干烧灰存性,研末,茶抽调搽。(江西《草药手册》)
③治对口疮:南瓜蒂烧灰,调茶油涂患处,连涂至痊愈为止。(《岭南草药志》)
④治骨哽喉:南瓜蒂灰、血余灰、冰糖,各适量。米糊为丸服。(《岭南草药志》)
⑤治一般溃疡:南瓜蒂烧炭研末,香油调匀,涂敷患处。(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③保胎:黄牛鼻一条(煅灰存性),南瓜蒂一两。煎汤服。(《纲目拾遗》神妙汤)
【临床应用】对晚期血吸虫病程度较轻的腹水有一定的疗效。据34例观察,服药后有4例尿量显著增加,腹水逐渐消失,食量增加一倍以上;23例腹国有所缩小,体重减轻,食欲增加,精神改善,但尿量增加不显著,腹水消失迟缓;8例无效。用法:取带柄的南瓜蒂(柄长1寸左右),置于瓦片上焙焦存性,研末吞服;每次0.5克左右,每日3次,连服2~3周。服药期间忌盐,注意休息及补充营养。
南瓜蒂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南瓜蒂 (《纲目拾遗》)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南瓜的瓜蒂。植物形态详"南瓜"条。 【采集】秋季采老熟的南瓜,切取瓜蒂,晒干。 【药材】干燥瓜蒂呈5~6角形的盘状,直径2.5~5.6厘米,上附...
相关推荐
-
南瓜七
南瓜七 (《四川常用中草药》) 【异名】马蹄当归、八角乌。 【来源】为菊科植物四川橐吾的根。 【植物形态】四川橐吾 多...
-
南瓜根
南瓜根 (《分类草药性》)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南瓜的根,植物形态详"南瓜"条。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平,味淡,无...
-
南瓜瓤
南瓜瓤 (《纲目拾遗》)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南瓜的果瓤。植物形态详"南瓜"条。 【功用主治】治烫伤,创伤。 【用法与用...
-
木兰花
木兰花 (《纲目》) 【来源】为木兰科植物辛夷的花。植物形态详"辛夷"条, 【功用主治】《纲目》:"治鱼哽骨哽。"...
-
绿豆叶
绿豆叶 (《纲目》) 【来源】为豆科植物绿豆的叶片,植物形态详"绿豆"条。 【性味】《本草汇言》:"味苦,气寒,无毒。...
-
岗松
岗松 (《药学通报》(6):228,1958) 【异名】扫卡木(《陆川本草》),扫把枝、松毛枝、蛇虫草、鸡儿松(《广西中药志》),长松...
-
代代花枳壳
代代花枳壳 FructusCitriAurantiiAmarae (英)BitterOrangeFruit 【别名】 代代、代代圆、苏枳壳。 【来源】 为芸香科植物代代花Citrusau...
-
猕猴骨
猕猴骨 (《证类本草》) 【异名】猴骨(《贵州民间方药集》),申骨(《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猴科动物猕猴的骨胳。 【...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南瓜七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