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松
(《药学通报》(6):228,1958)
【异名】扫卡木(《陆川本草》),扫把枝、松毛枝、蛇虫草、鸡儿松(《广西中药志》),长松、沙松(《广西药植名录》),香柴、扫帚子(江西《草药手册》)。
【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岗松的全草或根。
【植物形态】岗松
矮小灌木,稀为小乔木,高可达1~2米。多分枝,秃净。单叶,对生,直立或扩展;叶片线状锥形,长5~10毫米,宽0.3~0.5毫米,先端尖,上面有槽,下面隆起,有透明腺点。花小,白色,单生于叶腋,基部有小苞2片,具短柄;花梗长1~1.5毫米;萼管钟形,5裂,长约1毫米,膜质,宿存;花瓣5,圆形,长约1毫米;雄蕊10,稀8,比花瓣短;子房3室,每室有数胚珠。蒴果长约1毫米,于上部开裂。种子有角。花期7~8月。
生于丘陵地、山涧、沼泽地带。分布我国南部及浙江、江西等地。
【采集】全年可采,晒干或鲜用。
【化学成分】叶含挥发油0.9~1.8%,其中α-蒎烯和β-蒎烯占58%,对聚伞花素0.7%,1,8-桉叶素7.4%,柠檬烯和二戊烯共3.1%,芳樟醇、小茴香醇、龙脑和松油醇共10%,倍半萜烯1.4%,倍半萜烯醇3%,酚类2.4%,结晶的酚醚5.5%。此外,还含岗松醇。
【性味】《南宁市药物志》:"苦,寒,无毒。"
【功用主治】去瘀,止痛,利尿,杀虫。治跌打损伤,风湿痛,淋病,疥疮,脚癣。
①《广州植物志》:"治热病。"
②《陆川本草》:"消肿,止痛,去瘀,杀虫。治跌打昏迷,疥疮,溃疡,蛇咬伤。"
③《南宁市药物志》:"收敛,杀虫,止血,止痛,生肌。用洗疮疡、瘙痒。"
④《广西中药志》:"有通淋利尿作用。治膀胱热,小便不利,阴痒,皮肤热气。煎水洗皮肤烂痒、湿疹;叶,捣敷,治蜈蚣伤;枝叶,蒸油,治疮癞等。"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8~1两。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选方】①治跌打暗伤瘀血:岗松叶六钱。捣烂冲开水绞汁,过滤,加白糖四两顿服。(《陆川本草》)
②治心脏病:鲜岗松根、茶树根、猕猴桃根各二两,猪心一个。共炖服。
③治风湿筋骨痛、胃痛腹胀、腹泻:岗松根五钱至一两。水煎服。
④治脚癣、皮肤瘙痒:岗松全草煎水熏洗。
⑤治蜈蚣、蝎子、黄蜂螫伤:鲜岗松适量。捣烂外敷。
⑥治肝硬化:岗松、地耳草、娃儿藤、葫芦茶各三钱。水煎服,每日一剂。(②方以下出江西《草药手册》)
岗松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岗松 (《药学通报》(6):228,1958) 【异名】扫卡木(《陆川本草》),扫把枝、松毛枝、蛇虫草、鸡儿松(《广西中药志》),长松、沙松(《广西药植名录》),香柴、扫帚子(江西《草药手册》)。...
相关推荐
-
高山黄华根
高山黄华根 (《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高山黄华的根,植物形态详"高山黄华"条。 【采集】8~9月采挖。 【...
-
鸽
鸽 (《嘉祐本草》) 【异名】鹁鸽(《食疗本草》),飞奴(《开元天宝遗事》)。 【来源】为鸠鸽科动物原鸽、家鸽或岩鸽的肉或...
-
高粱
高粱 (《纲目》) 【异名】木稷、所粱(《广雅》),芦份(《食物本草》),蜀秫、芦粟、获粱(《纲目》),番黍(《瓯治遗事》...
-
甘草
甘草 (《本草》) 【异名】美草、蜜甘(《本经》),蜜草、蕗草(《别录》),国老(陶弘景),灵通(《记事珠》),粉草(《群芳谱...
-
荚娠
荚娠 (《唐本草》) 【异名】?迷、挈檀(陆玑《诗疏》),羿先(《唐本草》),孩儿拳头(《救荒本草》)。 【来源】为忍冬科植物...
-
胆矾
胆矾 (《品汇精要》) 【异名】石胆、毕石、君石(《本经》),黑石、铜勒(《吴普本草》),基石(《别录》),立制石(陶弘景...
-
金耳环
金耳环 (《广西中草药》) 【异名】土细辛(《广西中草药》),长花轴细辛、大叶细辛、大叶山茨菇(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
-
饱饭花枝叶
饱饭花枝叶 (《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小叶珍珠花的枝叶。植物形态详"饱饭花"条。 【采集】全年可采...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高山黄华根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