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角
(《别录》)
【来源】为鹿科动物麋鹿的骨化老角。动物形态详"麋茸"条。
【炮制】孟诜:"可五寸截之,中破,炙令黄香后,末。"
【性味】甘,温。
①《别录》:"味甘,无毒。"
②《医学入门》:"甘,温,无毒。"
③《纲目》:"甘,热,无毒。"
【功用主治】强筋骨,益血脉。治虚劳内伤,腰膝不仁,筋骨疼痛。
①《别录》:"主痹,止血,益气力。"
②孟诜:"补虚劳,填髓。又丈夫冷气及风,筋骨疼痛,作粉长服。"
③《日华子本草》:"添精补髓,益血脉,暖腰膝,悦色,壮阳,疗风气,偏治丈夫,胜鹿角。治腰膝不仁,补一切血病。"
④《纲目》:"滋阴养血,功与茸同。"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或入丸、散。
【宜忌】《本草述》:"阳盛阴虚者忌之。"
【选方】①治真元亏耗,荣卫劳伤,精液不固,大便不调,食少乏力,久服填骨髓,补虚劳,驻颜色:生麋角(镑为屑)十两,附子一两。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至四十丸,空心米饮下。(《鸡峰普济方》麋角丸)
②治五痿,皮缓毛瘁,血脉枯槁,肌肉薄着,筋骨羸弱,饮食不滋,庶事不兴,四肢无力,爪枯,发落,眼昏,唇燥,疲惫不能支持:麋角(镑,酒浸一宿)一斤,熟地黄四两,大附子(生,去皮、脐)一两半。上用大麦米二升,以一半藉底,一半在上,以二布巾隔覆,炊一日,取出药与麦,别焙干为末,以浸药酒,添清酒煮麦粉为糊,搜和得所,杵三千下,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温酒、米汤任下,食前服。(《三因方》麋角丸)
③治卒心痛:麋角,炙令黄香后,末,和酒空腹服二钱匕。(孟诜)
【名家论述】《纲目》:"鹿之茸角补阳,右肾精气不足者宜之,麋之茸角补阴,左肾血液不足者宜之。此乃千古之微秘,前人方法虽具,而理未发出,故论者纷纭。"
麋角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麋角 (《别录》) 【来源】为鹿科动物麋鹿的骨化老角。动物形态详"麋茸"条。 【炮制】孟诜:"可五寸截之,中破,炙令黄香后,末。" 【性味】甘,温。 ①《别录》:"味甘,无毒。" ②《医学...
相关推荐
-
梅花
梅花 FlosMume (英)PlumBlossom 【别名】 酸梅、黄仔、合汉梅。 【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梅Prunusmume(Sieb.)Sieb.etZucc.的花蕾。 【植物形...
-
美丽胡枝子花
美丽胡枝子花 (《福建中草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美丽胡枝子的花。植物形态详"美丽胡枝子"条。 【采集】秋季采收。 【...
-
梅花刺根
梅花刺根 (《贵阳民间草药》)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扁核木的根。植物形态详"青刺尖"条。 【采集】全年可采。 【药材】干...
-
毛药
毛药 (《贵州民间药物》) 【异名】红丝线、血见愁(《植物名实图考》),野苦菜、野花毛辣角(《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
-
佛手柑根
佛手柑根(《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佛手的根。植物形态详佛手柑条。 【采集】9~10月挖取,晒干。 【...
-
大叶千斤拔根
大叶千斤拔根 (《贵州民间药物》) 【异名】天根不倒(《贵州民间药物》),千斤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
-
秤杆升麻
秤杆升麻 (《贵州民间药物》) 【异名】斑麻、麻沙菜、白花根、米点菜、土升麻(《贵州民间药物》),猫儿翻甑、搬倒甑(《...
-
?麦蘖
?麦蘖 (《别录》) 【异名】麦芽(《纲目》)。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裸麦的发芽颖果。 【植物形态】裸麦,又名:?麦(《别录...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梅花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