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豉姜
(《南宁市药物志》)
【异名】木浆子根(《分类草药性》),满山香(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澄茄根、木姜子根(《四川中药志》),过山香、枪子世(《广东中药》)。
【来源】为樟科植物山鸡椒的根及根茎。植物形态详"荜澄茄"条。
【采集】9~10月间挖取,洗净、晒干。
【药材】根呈圆锥形,表面棕色,有纵皱及颗粒状突起,横切面导管明显,质轻泡,易折断,断面淡黑色。气香,味辛辣。
产广东、广西、四川等地。
本品在四川地区与同属植物木姜子及清香木姜子的根,通称"木姜子根",同等使用。参见"木姜子"及"木椒根"条。
【性味】辛,温。
①《分类草药性》:"性温。"
②《四川中药志》:"性温,味辛辣,无毒。"
【功用主治】祛风除湿,理气止痛。治感冒,风湿痹痛,胃痛,脚气。
①《分类草药性》:"治周身筋骨疼痛,发表,散风寒疹子,去膨胀,理气。"
②《南宁市药物志》:"行气止痛,祛风湿,理筋骨。治胃冷痛,孕妇水肿,跌打宽筋。"
③《广西中药志》:"治感冒。"
④《广东中药》:"祛风散寒,息肝风,消肿。治风湿痹痛,筋骨无力,产后脚软,痰湿脚气。"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5钱(鲜者0.5~2两);或研末。外用:煎水洗。
【选方】①治感冒头痛,风湿骨痛:木姜子根、茎五钱至一两。水煎服。(《广西中草药》)
②治冷气痛,胸口痛:木姜子根、茴香虫(阴阳瓦上炕干),研末,泡酒服。(《四川中药志》)
豆豉姜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豆豉姜 (《南宁市药物志》) 【异名】木浆子根(《分类草药性》),满山香(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澄茄根、木姜子根(《四川中药志》),过山香、枪子世(《广东中药》)。 【来源】为樟...
相关推荐
-
豆腐皮
豆腐皮 (《纲目》) 【异名】豆腐衣(《刘羽仪经验方》)。 【来源】为豆腐浆煮沸后,浆面所凝结之薄膜。 【性味】甘淡,平...
-
豆腐渣
豆腐渣 (《纲目拾遗》) 【异名】雪花菜(《随息居饮食谱》)。 【来源】为制豆腐时,滤去浆汁后所剩下的渣滓。 【功用主治...
-
丢了棒
丢了棒 (《生草药性备要》) 【异名】追风棍、赶风债(《生草药性备要》),赶风柴(《本草求原》),咸鱼头(广州部队《常用中...
-
疔毒草
疔毒草 (《吉林中草药》) 【异名】亚尔母堂(藏名)。 【来源】为堇菜科植物裂叶堇菜的全株。 【植物形态】裂叶堇菜 多年生...
-
窿缘桉叶
窿缘桉叶 (《广西中药志》) 【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窿缘桉的叶。 【植物形态】窿缘桉,又名:小叶桉、风吹柳。 乔木。树...
-
拔毒散
拔毒散 (《滇南本草》) 【异名】王不留行(《滇南本草》),小黄药、小迷马桩、迷马桩棵、小克麻(《云南中草药》),小拔毒...
-
橄榄核
橄榄核 (《纲目》) 【来源】为橄榄科植物橄榄的果核。植物形态详橄榄条。 【药材】果核呈梭形,两头钝尖,红棕色,上有...
-
海芋
海芋 (《纲目》) 【异名】天荷(《本草拾遗》),羞天草(《庚辛玉册》),隔河仙、观音莲(《纲目》),尖尾野芋头、狼毒头(《...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豆腐皮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