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8健康网-优质健康、养生、生活百科知识分享平台! 专题 地图
首页 中药

萝芙木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萝芙木 (《中国药植志》) 【异名】山辣椒、山马蹄、山胡椒、萝芙藤(《中国药植志》),矮青木、羊屎子、青辣椒、塘婢粘,野辣椒(《广西野生资源植物》),假辣椒、鱼胆木、羊姆奶、毒狗药...

萝芙木
(《中国药植志》)

【异名】山辣椒、山马蹄、山胡椒、萝芙藤(《中国药植志》),矮青木、羊屎子、青辣椒、塘婢粘,野辣椒(《广西野生资源植物》),假辣椒、鱼胆木、羊姆奶、毒狗药(《广西药植图志》),假鱼胆、火烙木(《南宁市药物志》):万药归家(《广西中药志》),通骨消、甘榕木、刀伤药、三叉虎、地郎伞(《广西药植名录》),十八爪、红果木(《贵州草药》),麻三端(《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萝芙木的根。

【植物形态】萝芙木
灌木,高1~2米,全体平滑无毛。小枝淡灰褐色,疏生圆点状的皮孔。叶通常3~4片轮生,稀对生,质薄而柔,长椭圆状披针形,长4~14厘米,宽1~4厘米,先端长尖,基部楔形,全缘或略带波状,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叶柄细而微扁。聚伞花序呈三叉状分歧,腋生或顶生;总花梗纤细,长2~4厘米,花梗丝状,长约5毫米;总苞片针状或三角状:花萼5深裂,裂片卵状披针形,绿色;花冠白色,呈高脚碟状,上部5裂,卵形,冠管细长,近中部稍膨大;雄蕊5,花丝短,花药线形;雌蕊2心皮,离生或合生,子房卵圆形,花柱丝状,柱头短棒状而微扁。果实核果状,离生或合生,卵圆形至椭圆形,熟后黑色。种子1粒。花期5~7月。果期8~10月。
生于低山区丘陵地或溪边的灌木丛及小树林中。分布广西、广东、台湾、云南、贵州等地。

本植物的茎叶(萝芙木茎叶)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同属植物云南萝芙木(分布云南、广西)、蛇根木(广西栽培)、阔叶萝芙木(分布广西、广东)、海南萝芙木(分布广西、海南)、红果萝芙木(分布广西、海南)、药用萝芙木(分布广西)等均可供药用。

【采集】秋、冬采根,洗净泥土,切片晒干。

【药材】干燥根呈圆锥形,支根为圆柱形,弯曲而略扭转,上端直径约1~2厘米,下端细至0.5厘米以下,长15~30厘米或更长,多有支根。外表面灰棕色至灰黄色.有不规则而纵长的隆起和纵沟。栓皮较松,易于脱落。质坚硬,不易折断,折断面不平坦;横切面射线极纤细,微带芳香,味苦,皮部较木质部更苦。
产云南、广西等地。

【化学成分】萝芙木根中分离出利血平、阿吗碱、萝莱碱、蛇根亭碱、阿吗灵、山马蹄碱、萝芙木甲素、锥洛斯明碱、霹雳萝芙辛碱、一种单萜类生物碱等多种生物碱,含量为1~2%。萝芙木中尚含熊果酸0.2%。

云南萝芙木根含利血平、阿吗碱、阿吗灵、蛇根亭碱,育亨宾等多种生物碱。

【药理作用】①利血平的作用
利血平为萝芙木属植物的主要生物碱。㈠降压作用:利血平能降低血压和减慢心率,其作用非常缓慢、温和而持久。口服治疗量后,一般经1周左右开始出现作用,几周后达到高峰,停药后作用可维持数周之久。静脉注射后,作用也逐渐发生,降压作用在1小时左右开始出现。利血平的剂量反应曲线比较平坦,加大剂量一般并不显著增加其降压强度,仅能延长其降压时间,同时健增加其副作用。小剂量连续应用,可产生一定的积蓄作用,但临床上小剂量连用很多年并不积蓄中毒,也不产生耐受性。利血平对神经性、肾性和激素性高血压病理模型的动物均有降压疗效,且能减少血管病理变化的范围,延长动物的寿命,其降压作用曾一度认为是抑制下丘脑交感中枢的结果,最近发现,是显著降低了肾上脓素能神经末梢的介质储量(介质耗竭),从中枢传出的神经冲动就无法通过化学传递物到达心血臂效应器面发挥其加速心率和收缩血管的作用(相当于化学的交感神经切除术),从而表现其降压作用,介质贮量的排空需要一定时间,排空后补充也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这个时间因素也符合于利血平降压的特点。介质已经空虚后,再增加剂量也不可能产生更大的作用;这也符合于利血平剂量作用关系的曲线。㈡中枢作用:利血平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持久性的安定作用,应用较大量可产生无力、安静、睡眠,但睡眠不深,易于唤醒,脑电波检查,并不出现睡波,即使增大剂量,也不出现麻醉,其中枢作用可能与它在脑组织内释放5-羟色胺或去甲肾上腺素有关。㈢体内过程:口服后部分吸收,大部分在肠内破坏,单剂注射的效力比口服大得多,吸收后在体内迅速破坏,仅微量未破坏的在尿中出现。因此,利血平的持久作用与蓄积作用,不是由于药物本身。

②国产萝芙木的作用
㈠海南产萝芙木叶碱及根总碱以及除去利血平的海南萝芙木根碱"海南9号",对麻醉狗、肾型高血压狗均表现降压作用。海南萝芙木根总碱降压时不减少狗每分钟心输出量,能使外周血管阻力减低,血管扩张,但引起兔脑血流、狗肾血流及肾小球滤过率的减少,冠脉血流虽无明显影响,但冠脉阻力显著降低,对正常大白鼠肺血管有扩张作用,使肾型高血压大白鼠心肌、肾、肝等器官的缺血状态得到改善。上述各种成分对狗的肝肾功能、心电图、血液和尿均无不良影响。叶的粗浸出物对肝肾功能则有一定的损害。㈡广东产萝芙木根皮(含生物碱1.4~1.5%)煎剂,叶的粗制剂,根的水溶性全碱,对麻醉动物均表现降压作用,同时,作用的发生快,并且强而持久;后二种对肾型高血压狗的降压作用很明显。根皮煎剂对小白鼠表现镇静作用,其根的全碱不抑制小白鼠自由活动,与环己烯巴比妥钠无协同作用,与咖啡因无对抗作用,故无镇静作用。广东产萝芙木中提得的"萝芙木甲素"对麻醉兔、猫均有降压作用,可使心率减慢,其降压作用可能是作用于中枢,并辣有抗肾上腺素作用,较大量时后一种作用更明显;对小白鼠延长巴比妥睡眠、转轮、滚筒、抖笼诸活动试验,证明萝芙木甲素的镇静指数为3.6~5,利血平为8.2~16.5,后者的镇静作用绝对强度比前者强17~35倍,动物外表活动上亦有差异。萝芙木甲素能抑制兔、猫阳性条件反射,使分化相部分解除,利血平能引起同样效果,但不影响分化,因此萝芙木甲素不属于具有特殊镇静作用的利血平。㈢云南萝芙木碱对麻醉猫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其特点为作用快而持久;贵州产萝芙木根粗制剂对麻醉动物及高血压兔亦表现降压作用。从临床降压疗效观察,广东萝芙木与云南萝芙木的降压疗效大致相同,而广西萝芙木的降压疗效与症状改善略逊于前二者。从副作用看,以广东者最大,云南次之,广西最小。从广西萝芙木中提取的山马蹄碱,为水溶性季铵,有神经节阻断作用和箭毒样作用,不具有抗肾上腺素作用,㈣云南产狭叶萝芙木根的生物碱对麻醉动物具有降压作用,重复给药有快速耐受性,其降压原理有抑制中枢及抗肾上腺素两方面。

【性味】苦,寒。

①《广西药植图志》:"味苦,性寒,有小毒。"

②《南宁市药物志》:"苦甘,凉,无毒。"

③《贵州草药》:"性平,味咸微辛。"

【功用主治】清风热,降肝火,消肿毒。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高血压头痛眩晕,痧症腹痛吐泻,风痒疮疥。

①《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清热。治头痛。"

②《南宁市药物志》:"退热,消炎,利尿,抗高血压。治热病斑疹,头痛。"

③《广西中药志》:"泻肝降火。治高血压,头痛,风热痧气。"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宜忌】《广西药植图志》:"有胃病及气血虚象者忌用。"

【选方】①治感冒头痛、身骨疼:假辣椒、土茯苓、土甘草(又名天星世、白点秤)各二至三两。煎汤,一日三次内服。(《广西药植图志》)

②治腰痛:十八爪根一两。泡酒服。

③治高血压:十八爪根一两。煨水服。

④治喉痛:十八爪根适量,切细,含嚼。(②方以下出《贵州草药》)

⑤治高血压,头痛,失眠,眩晕,高热,胆囊炎,跌打损伤,毒蛇咬伤:萝芙木根二至三钱。煎服。(《云南中草药》)

【临床应用】①治疗高血压病
从云南产的萝芙木根中提出生物碱,制成片剂,日服6~15毫克,疗程自3周至2个月不等。据200余例的观察,认为对Ⅰ期及Ⅱ期(按米氏分类法)病人有一定降压作用,对Ⅲ期病例基本无效。副作用轻微,但服药后易于出现耐受现象。

②治疗瘙痒性皮肤病
取云南萝芙木碱(云南制药厂产品)每次4~8毫克,日服3次。治疗神经性皮炎(局限性及广泛性),慢性湿疹,慢性荨麻疹,瘙痒症及接触性皮炎等8种皮肤疾患共52例,病程自3天至20余年不等,用药后有较好的镇静止痒作用,有效率为89%。对其他药物不能控制或无效的病例,也能发生作用。约5%病例出现头昏、困倦、肠蠕动增加等药物反应。

中药大全
    文章标签:
    相关推荐
    • 骡宝

      骡宝 (《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马科动物骡或耖蜴的胃结石。 【动物形态】①骡(《吕氏春秋》) 为公驴和母马的杂交种。...

    • 麻花

      麻花 (《别录》) 【异名】乌麻花(《千金方》)。 【来源】为桑科植物大麻的雄株花枝。植物形态详"火麻仁"条。 【化学成分...

    • 络石藤

      【中文名】络石藤(《本草拾遗》) 【类别】茎藤类 【异名】络石、石鲮(《本经》),鲮石、明石、悬石、云花、云珠、云英、...

    • 罗汉松实

      罗汉松实 (《纲目拾遗》) 【来源】为竹柏科植物土杉或短叶土杉等的种子及花托。 【植物形态】①土杉,又名:长青(《纲目...

    • 慈竹笋

      慈竹笋 (《分类草药性》)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苗。植物形态详"慈竹叶"条。 【功用主治】①《分类草药性》:"烧灰...

    • 醋柳果

      醋柳果 (《西藏常用中草药》) 【异名】沙枣(《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大尔卜兴(藏名)。 【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沙棘的果...

    • 过江龙

      过江龙 (《滇南本草》) 【异名】蒲地虎、地蜈蚣(《滇南本草》),地刷子(《中国中部植物》),伸筋草、扁心草(《贵州民间方...

    • 八仙花

      八仙花 (《植物名实田考》) 【别名】粉团花、紫阳花(《现代实用中药》)。 【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绣球的根、叶、花。 【...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骡宝 下一篇:暂无

    相关分类

    热门资讯

    皖ICP备202300751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