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钮菜
(《南宁市药物志》)
【异名】白花菜、扣子草(《广州植物志》),七粒扣、五地茄、乌疔草、耳坠仔(《福建中草药》)。
【来源】为茄科植物少花龙葵的全草。
【植物形态】少花龙葵
一年生直立草本,有分枝,秃净或近秃净,高约1米。茎纤弱,绿色。单叶互生,卵形至矩圆形,长4~8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短尖。边近全缘,或有不规则角状的粗齿,质薄,上面深绿色,有小点,下面淡绿色,叶脉于叶背隆起;叶柄纤弱,长约1厘米。花序柄腋生,长1~2.5厘米,纤弱;花2~5朵,排列成伞形花序;萼绿色,5裂,裂片卵形;花冠白色,直径6~8毫米;雄蕊5,着生于冠喉上,花药粘合成一圆锥体,顶裂;子房2室,胚珠多数。果球形肉质,直径约5毫米,幼时绿色,成熟后黑色。花期夏秋间。
分布我国南方各地。
【采集】春、夏、秋采收。
【性味】《福建中草药》:"微苦,寒。"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散血,消肿。治痢疾,淋病,目赤,喉痛,疔疮。
①《广州植物志》:"清凉散热,可治轻微的喉痛。"
②《南宁市药物志》:"治眼红肿痛及痢疾。"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6钱(鲜者1~2两);或捣汁服。外用:捣敷。
【选方】①治痢疾:鲜少花龙葵二至四两。水煎服。
②治热淋:鲜少花龙葵二至四两,水煎服。
③治咽喉肿痛:鲜少花龙葵四至六两。捣烂绞汁,调第二次米泔水,加盐或醋少许,每次一汤匙,日服三至四次。
④治高血压病:鲜少花龙葵一至三两。水煎服。如病人经常便溏者不宜服用。
⑤治疔疮:鲜少花龙葵一至三两。水煎服;另用鲜叶捣烂,蜜调敷患处。(选方出《福建中草药》)
古钮菜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古钮菜 (《南宁市药物志》) 【异名】白花菜、扣子草(《广州植物志》),七粒扣、五地茄、乌疔草、耳坠仔(《福建中草药》)。 【来源】为茄科植物少花龙葵的全草。 【植物形态】少花龙葵...
相关推荐
-
红大戟
【中药名称】红大戟 【拼音名】Hongdaji 【英文名】RADIXKNOXIAE 【来源】本品为茜草科植物红大戟KnoxiavalerianoidesThoreletPitard的干...
-
牯牛卵囊
牯牛卵囊 (《纲目》) 【来源】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睾丸及阴囊。动物形态详"牛肉"条。 【化学成分】主要含雄性激素睾...
-
狗心
狗心 (《别录》) 【来源】为犬科动物狗的心,动物形态详"狗肉"条。 【化学成分】除去心室、心房中残留的血液外,狗心含...
-
骨节草
骨节草 (《贵州民间方药集》) 【异名】笔杆草、笔筒草(《贵州民间方药集》),节节菜(《中国药植图鉴》),洗碗草(《闽东本...
-
菠菜
菠菜 (《履巉岩本草》) 【异名】菠棱(《嘉话录》),波棱菜(《唐会要》),赤根菜(《品汇精要》),波斯草(《纲目》),鹦鹉菜...
-
八月札
八月札 (《饮片新参》) 【别名】燕蓄子(孟诜),畜蓄子、拿子(《本草拾遗》),桴?子(《食性本草》),覆子(《日华子本草》...
-
定经草
定经草 (《泉州本草》) 【异名】水辣椒、四方草、兰花仔(《广西药植名录》),惊风榴、四角草(《福建中草药》)。 【来源】...
-
辟汗草
辟汗草 (《植物名实图考》) 【异名】野苜蓿、品川茹、菔茹(《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铁扫把(《四川中药志》),散血草...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红大戟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