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丁茶
(《本经逢原》)
【来源】主要为冬青科植物枸骨和大叶冬青的叶。
【植物形态】①枸骨,详"枸骨叶"条。
②大叶冬青,又名:波罗树、大叶茶。
常绿乔木,高达15米,直径约60厘米。树皮赭黑色或灰黑色,粗糙有浅裂,枝条粗大,平滑,新条有角棱。叶革质而厚,螺旋状互生,长椭圆形或卵状长椭圆形。先端锐尖,或稍圆,基部钝,边缘有疏齿,上面光泽,下面有主脉突起。聚伞花序,多数密集在前年度叶腋,雄花序1~3朵,雌花序则仅有1花;苞卵形,多数;萼4裂,裂片卵形,有缘毛,黄绿色;花瓣4,椭圆形,基部愈合,其长为萼之3倍;雄花有雄蕊4,较花瓣为长,花丝针形,药卵形,中央有退化子房,两性花中雄蕊与花瓣等长;子房球状卵形。核果球形,成熟后红色,有残留花柱;分核4颗,有3棱。花期4月。果熟期11月。
分布华东及广西等地。
【药材】①枸骨叶;又名:角刺茶(《纲目拾遗》)。性状详"枸骨叶"条。也有用枸骨老树的叶,叶片呈卵圆形,先端短尖,基部圆形,上面光滑,革质而厚。
产江苏、浙江等地。
②大叶冬青叶,又名:苦灯茶((毒草求尿》)。呈卵状长椭圆形,革质,不皱缩,有的纵向微卷曲,上面黄绿色或灰绿色,有光泽,下面黄绿色,味微苦。
产浙江、福建、广西等地。
苦丁茶的品种较为复杂,除上述主要品种外,在江苏、安徽地区有用茶叶加枸骨叶煎汁焙制而成者,外表绿褐色或黄绿色,与一般粗茶相似,用沸水泡开后,伸展的叶片为阔披针形及卵状披针形,边缘有锯齿,浸液味苦,浓者不堪入口,与昔通茶叶不同。四川地区有用木犀科植物序梗女贞的叶;贵州地区则用日本毛女贞的叶作苦丁茶使用,参见"苦茶叶"条。
【化学成分】枸骨叶中含咖啡碱、皂甙、鞣质、苦味质。
大叶冬青叶中含熊果酸、β-香树脂醇、蛇麻脂醇、蒲公英赛醇、熊果醇和β-谷甾醇;树皮中含α-和β-香树脂醇等;果实中含熊果酸和蹄纹天竺素-3-木糖葡萄糖甙。
【性味】①《医林纂要》:"苦甘,大寒。"
②《纲目拾遗》:"味甘苦。"
【归经】入肝、肺、胃。
①《本草再新》:"入脾、肺二经。"
②《四川中药志》:"入肝、胆、胃三经。"
【功用主治】散风热,清头目,除烦渴。治头痛,齿痛,目赤,?耳,热病烦渴,痢疾。
①《本经逢原》:"止痢。"
②《医林纂要》:"治天行狂热。"
③《纲目拾遗》:"逐风、活血,绝孕。"
④《本草再新》:"消食化痰,除烦止渴,利二便,去油腻。"
⑤《本草求原》:"清肺脾,止痢,清头目。"
⑥《中国医学大辞典》:"散肝风,清头目,治耳鸣、耳聋、?耳流脓,活血脉,凉子宫。"
⑦《四川中药志》:"能清热散风,除烦解渴。治头痛、齿痛、耳鸣、目赤及食滞有痰。"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剂。外用:煎水熏洗。
苦丁茶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苦丁茶 (《本经逢原》) 【来源】主要为冬青科植物枸骨和大叶冬青的叶。 【植物形态】①枸骨,详"枸骨叶"条。 ②大叶冬青,又名:波罗树、大叶茶。 常绿乔木,高达15米,直径约60厘米。树...
相关推荐
-
苦地胆
苦地胆 (《生草药性备要》) 【异名】天芥菜、鸡疴粘(《纲目》),土柴胡、马驾百兴(《生草药性备要》),草鞋底(《岭南采药...
-
卷丝苦苣苔
卷丝苦苣苔 (《西藏常用中草药》) 【异名】渣加哈梧(藏名)。 【来源】为苦苣苔科植物卷丝珊瑚苣苔的全草。 【植物形态】...
-
蕨根
蕨根 (《纲目》) 【异名】蕨鸡根(《分类草药性》),乌角、小角(《湖南野生植物》)。 【来源】为凤尾蕨科植物蕨的根茎。植...
-
苦瓜根
苦瓜根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苦瓜的根,植物形态详"苦瓜"条。 【采集】夏、秋采收。 【性味】苦...
-
鸡血藤
鸡血藤 (《纲目拾遗》) 【异名】血风藤(《中药志》)。 【来源】为豆科植物密花豆、白花油麻藤、香花岩豆藤或亮叶岩豆藤...
-
山楂
山楂 (《本草衍义补遗》) 【异名】朹、粱梅(《尔雅》),朹子(《尔雅》郭璞注),鼠查(《本草经集注》),羊梂(陶弘景),赤爪...
-
金瓜核
金瓜核 (《广西中药志》) 【异名】瓜子金(《广州植物态》),望水王仙桃、乳汁藤(《广西药植名录》),瓜子核、树上瓜子、...
-
大地棕根
大地棕根 (《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石蒜科植物大叶仙茅的根茎。 【植物形态】大叶仙茅,又名:松兰、竹灵芝、岩棕。...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苦地胆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