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天花
(《福建民间草药》)
【异名】三角枫、三合枫(《植物名实图考》),藕头婆(《广州植物志》),犬跤迹、犬跤爪,野茄、破布勒、假肉花、虱麻头(《福建民间草药》),五龙会、粘花衣、假棉花(《闽东本草》),野棉花、野棉桃(《江西民间草药验方》),地棉花、八大锤、七姐妹(《江西草药》),山棉花、棉花肾、狗脚迹、红野棉花、野木棉(《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乌云盖雪(《广西中草药》)。
【来源】为锦葵科植物梵天花的全草。
【植物形态】梵天花
直立半灌木,有分枝,高约1米,枝条密生星状短柔毛。叶互生,长2~7厘米,宽1~6厘米,通常3~5深裂,裂口深达中部以下,裂片倒卵形或菱形,顶端1枚裂片于基部收缩变窄,边缘有小锯齿。花腋生、单生或稍丛生;副萼5裂,裂片三角形;花萼5裂,两者均被星状毛;花瓣5。粉红色,椭圆形,基部连合与雄蕊管合生:雄蕊合生,花丝连合成管状,花药紫红色;雌蕊1,花柱先端10裂,红色。蒴果扁球形,直径约1厘米,分果爿5,具钩状刺毛。花期夏至冬季。
生于山野、路边、荒坡或灌丛中。分布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南等地。
本植物的根(梵天花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夏、秋采,去根,晒干。
【药材】干燥全株长20~50厘米,茎粗约3~7毫米,圆柱形,棕褐色,幼枝暗绿色至灰青色;质坚硬,纤维性,木部白色,中心有髓。叶通常3~5深裂,裂片倒卵形或菱形,灰褐色至暗绿色,微被毛;幼叶卵圆形。蒴果腋生,扁球形,副萼宿存,被毛茸和倒钩刺,果皮干燥厚膜质。
产广东、福建,湖南等地。
【化学成分】叶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有机酸。
【性味】①《福建民间草药》:"甘,温。"
②《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味淡微甘,性凉。"
【功用主治】祛风解毒。治痢疾,疮疡,风毒流注,毒蛇咬伤。
①《植物名实图考》:"治风损。"
②《福建民间草药》:"祛风除湿,消炎解毒。治风毒流注,疯狗咬伤。"
③《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消炎消肿,凉血解毒。主治痢疾,腹泻,疖肿,狂犬病,毒蛇咬伤。"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鲜者1~2两。外用:捣敷。
【选方】①治风毒流注:梵天花四两,羊肉八两。酌加酒水各半炖三小时服,日一次。(《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毒蛇咬伤:梵天花鲜叶捣烂,浸米泔水洗之,以渣敷伤口。(《褐建中草药》)
③治痢疾:梵天花三至五钱,水煎服。(《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
梵天花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梵天花 (《福建民间草药》) 【异名】三角枫、三合枫(《植物名实图考》),藕头婆(《广州植物志》),犬跤迹、犬跤爪,野茄、破布勒、假肉花、虱麻头(《福建民间草药》),五龙会、粘花衣、...
相关推荐
-
飞机草
飞机草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异名】香泽兰(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菊科植物飞机草的全草。...
-
防风
【中药名称】防风 (《本经》) 【异名】铜芸(《本经》),茴芸、茴草、百枝、闾根、百蜚(《吴普本草》),屏风(《别录》),...
-
飞来鹤
飞来鹤 (《植物名实图考》) 【异名】奶浆藤(《天宝本草》),牛皮冻、野红苕(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 【来源】为萝藦...
-
鹅掌上黄皮
鹅掌上黄皮 (《滇南本草》) 【来源】为鸭科动物鹅足蹼上的黄色表皮。动物形态详"鹅肉"条。 【功用主治】①《滇南本草》...
-
岩泽兰
岩泽兰 (《贵州民间药物》) 【异名】天青地红、自来血、血经草。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岩泽兰的全草。 【植物形态】岩泽...
-
黑大豆皮
黑大豆皮 (《纲目》) 【异名】黑豆衣(《江苏植药志》)。 【来源】为豆科植物大豆黑色的种皮。植物形态详黑大豆条。 【制...
-
霸王鞭
霸王鞭 (《植物名实图考》) 【异名】金刚杵、冷水金丹(《滇南本草》),金刚纂(《丹房本草》),刺金刚(《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
金银花露
金银花露 (《中国医学辞典》) 【异名】金银露《金氏药帖》),忍冬花露(《中国医学大辞典》)。 【来源】为忍冬科植物忍冬...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飞机草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