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公藤
CaulisErycibes
(英)ObtuseleafErycibeStem
【别名】 麻辣子。包公藤(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 旋花科植物丁公藤的茎藤、根。
【植物形态】 攀援藤本。幼枝被密柔毛,老枝无毛。叶互生,革质,椭圆形、长圆形或倒卵形,长5~15cm,宽2~6cm,先端钝尖、急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全缘,干时显铁青色或暗绿色,下面有光泽,具小斑占。总状聚花序腋生或顶生,密被锈色短柔毛;花小,金黄色或黄白色;萼片5,外被褐色柔毛;花冠浅钟状,长9~10mm,5深裂,裂片2裂,外被紧贴的橙色柔毛;雄蕊5,着生在冠管上,花药卵状三角形,顶端锥尖;子房1室,胚珠4。浆果珠形,具宿萼。种子1粒。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生于山地丛林中,攀援于树上。产于广东。
【采制】 全年可采,洗净,切段,隔水蒸2~4小时后,晒干。
【性状】 为斜切的段或片,直径1~4cm。外皮灰黄色、灰褐色或浅棕褐色,稍粗糙,有浅沟槽及不规则的纵裂纹或龟裂纹。皮孔点状或疣状,黄白色。老的栓皮呈薄片状剥落。质坚硬,不易折断。切面椭圆形,黄褐色或浅黄棕色,木部宽广,有不规则的花纹(异型维管束)及多数小孔。无臭,味淡。
【化学成分】 含丁公藤甲素、东莨菪内酯。
【性味】 性温,味辛;有毒。
【功能主治】 祛风胜湿,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半身不遂、跌打肿痛。
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解表发汗,驱风湿,除痹痛,消肿止痛。治风湿痹痛,半身不遂,跌打肿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2钱;或浸酒。外用:浸酒外擦。
【宜忌】本品有毒,孕妇忌服。
【临床应用】治疗风湿骨痛及神经痛
丁公藤制成注射液,每支2毫升,含原生药6克。每次2~4毫升,每天1~2次,肌注。治疗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肥大性腰椎炎及外伤性关节炎计88例,症状明显改善,止痛作用良好者39例,症状好转者39例,无效者10例。未发现副作用。注射后常有轻微出汗,此属正常现象,如汗出不止,可饮糖开水1杯。孕妇忌用。
丁公藤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丁公藤 CaulisErycibes (英)ObtuseleafErycibeStem 【别名】 麻辣子。包公藤(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 旋花科植物丁公藤的茎藤、根。 【植物形态】 攀援藤本。幼枝被密柔毛,老枝无毛...
相关推荐
-
豆黄
豆黄 (《食疗本草》) 【异名】大豆黄(《干金方》)。 【来源】为豆科植物大豆的种皮黑色的种子(黑大豆)蒸罨加工而成。 【...
-
丁香根
丁香根 (《开宝本草》) 【植物形态】桃金娘科植物丁香,详"丁香"条。 【性味】《纲目》:"辛,热,有毒。" 【功用主治】...
-
东风橘根
东风橘根 (《岭南采药录》)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酒饼竻的根。 【植物形态】酒饼竻,又名:半天钓、假花椒、猪钓竻公、...
-
丁香树皮
丁香树皮 (《海药本草》) 【别名】丁皮(《纲目》),丁香皮(《本草求原》)。 【植物形态】桃金娘科植物丁香,详"丁香"条。...
-
大血藤
【中文名】:大血藤(《简易草药》) 【类别】:茎藤类 【英文名】:SargentgloryvineStem 【异名】血藤(《本草图经》),红皮藤...
-
大绿藤
大绿藤 (《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为葡萄科植物大绿藤的茎藤。 【植物形态】大绿藤 木质藤本。茎带绿色,卷须与叶...
-
大风子
大风子 (《本草衍义补遗》) 【异名】大枫子(《品汇精要》)。 【来源】为大风子科植物大风子的成熟种子。 【植物形态】大...
-
百尾笋
百尾笋 (《贵州民间方药集》) 【异名】石竹根(《草木便方》),竹林梢、万花梢(《分类草药性》),黄牛尾巴(《贵州民间方药...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豆黄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