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8健康网-优质健康、养生、生活百科知识分享平台! 专题 地图
首页 中药

东风橘根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东风橘根 (《岭南采药录》)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酒饼竻的根。 【植物形态】酒饼竻,又名:半天钓、假花椒、猪钓竻公、东风橘(《岭南采药录》),蚝壳刺、铜将军、蚌壳刺、狗橘树。 灌木...

东风橘根
(《岭南采药录》)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酒饼竻的根。

【植物形态】酒饼竻,又名:半天钓、假花椒、猪钓竻公、东风橘(《岭南采药录》),蚝壳刺、铜将军、蚌壳刺、狗橘树。
灌木或矮乔木,秃净或幼枝被小柔毛,常有腋生强硬的刺。叶互生,革质,倒卵形至倒卵状矩圆形,长1.5~5厘米,宽8~25毫米,先端极钝或凹入,基部狭而成一短柄,有多数纤弱的脉。花两性,单生或2~3朵聚生于叶腋内;萼齿阔卵状三角形;花瓣5,白色,长3~4毫米;雄蕊10,分离;子房2~3室。花柱脱落,柱头头状。小浆果近球形,熟时黑色。花期夏季。
野生于丘陵、荒地。分布广东、广西、台湾等地。

【化学成分】含生物碱、黄酮甙、氨基酸。

【性味】《陆川本草》:"辛,温。"

【功用主治】去瘀止痛,顺气化痰。治跌打肿痛,骨折,风湿痛,疝气,感冒,咳嗽,疟疾,胃痛。

①《岭南采药录》:"理跌打肿痛。又能止痛,去风痰,瘫痪用之有效。苏劳伤,理咳嗽,除小肠气痛。"

②《陆川本草》:"驳骨消肿,止痛去瘀。治跌打折骨,风湿骨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4钱;或浸酒。外用:研末酒炒敷。

【选方】①治流感,感冒,咳嗽,疟疾:东风橘干根或叶三至五钱。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②治胃痛,腰腿痛:东风橘干根五钱至一两。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文章标签:
    相关推荐
    • 丁香树皮

      丁香树皮 (《海药本草》) 【别名】丁皮(《纲目》),丁香皮(《本草求原》)。 【植物形态】桃金娘科植物丁香,详"丁香"条。...

    • 冬瓜叶

      冬瓜叶 (《日华子本草》)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冬瓜的叶片,详"冬瓜"条。 【采集】夏季采取。 【功用主治】治消渴,疟疾...

    • 豆腐

      豆腐 (《本草图经》) 【来源】为豆科植物大豆种子的加工制成品。 【制法】一般用黄大豆,以水浸约一天左右(夏季可较短...

    • 丁香油

      丁香油 (《药性考》) 【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丁香)经蒸馏所得的挥发油(古代则多为母丁香所榨出之油)。...

    • 菝葜叶

      菝葜叶 (《日华子本草》)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菝葜的叶片,植物形态详菝葜条。 【化学成分】叶含芸香甙。 【性味】《履...

    • 假荔枝根

      假荔枝根 (《浙江中药资源名录》) 【来源】为木通科植物野木瓜的根或根皮。 【植物形态】野木瓜,又名:假荔枝、绕绕藤...

    • 赤小豆花

      赤小豆花 (《药性论》) 【异名】腐婢(《本经》)。 【来源】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花。植物形态详"赤小豆"条。 【采集...

    • 刺天茄叶

      刺天茄叶 (《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茄科植物刺茄子的叶。植物形态详"刺天茄"条。 【采集】夏、秋采集,晒干或鲜用。...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丁香树皮 下一篇:暂无

    相关分类

    热门资讯

    皖ICP备202300751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