凫肉
(《纲目》)
【来源】为鸭科动物绿头鸭的肉。
【动物形态】绿头鸭,又名:凫(《诗经》),鸫8、沈凫(《尔雅》),松凫(《南越志》),野鸭、野鹜、晨凫(《纲目》),大红腿鸭、凫鸭、大麻鸭、水鸭。
体长约60厘米,嘴呈黄绿色,嘴甲黑色。虹膜红褐色。雄鸟头和颈辉绿色,颈下有一白环。上背和肩暗灰褐色,密杂以黑褐色纤细横斑,并镶着棕黄色羽缘;下背转为黑褐,羽缘较浅。腰和尾上覆羽黑色,并着金属绿光辉。两翅大都灰褐色;翼镜蓝紫色,其前后缘均为绒黑色,更外缀以白色狭边,三色相衬极为醒目。尾羽大部分白色,仅中央4枚色黑而上卷。胸栗色,羽缘浅棕;下胸的两侧、肩羽及胁大多灰白;腹淡灰;尾下覆羽绒黑色。雌鸟尾羽不卷,体黄褐色,并杂有暗褐色斑点。脚橙黄色,趾间有蹼,爪黑色。
栖息河湖芦苇丛中。主食植物,兼吃贝类、蠕虫及甲壳类等。在我国北方繁殖,在长江流域或更南地区越冬。
本动物的羽毛(凫羽)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性味】甘,凉。
①孟诜:"寒。"
②《日华子本草》:"凉,无毒。"
③《饮膳正要》:"味甘,微寒,无毒。"
【归经】《本草求真》:"入脾、胃、肺、肾。"
【功用主治】补中益气,消食和胃,利水,解毒。治病后虚羸,食欲不振,水气浮肿,热毒疮疖。
①孟诜:"主补中益气,消食,消虫,平胃气,调中。又身上诸小热疮,多年不可者,但多食之。"
②《日华子本草》:"补虚助力,和胃气,消食,治热毒风及恶疮疖,杀腹藏一切虫,大补益病人。又治水气浮肿,和五味作粥啖之。"
③《日用本草》:"利水,导热毒,去风气疮肿。"
④《医林纂要》:"补心养阴,行水去热。清补心肺。"
⑤《本草求原》:"益肺胃阴气。"
【用法与用量】内服:煮食。
【宜忌】《日华子本草》:"不可与木耳、胡桃、豉同食。"
凫肉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凫肉 (《纲目》) 【来源】为鸭科动物绿头鸭的肉。 【动物形态】绿头鸭,又名:凫(《诗经》),鸫8、沈凫(《尔雅》),松凫(《南越志》),野鸭、野鹜、晨凫(《纲目》),大红腿鸭、凫鸭、大麻...
相关推荐
-
甘青青兰
【药品名称】甘青青兰 【藏药名】知杨故 【拼音名】Ganqingqinglan 【英文名】HERBADRACOCEPHALITANGUTICI 【标准编号】WS3-BC-002 【来...
-
凤眼草
凤眼草 (《品汇精要》) 【异名】椿荚(《圣济总录》),樗荚(《纲目》),凤眼子(《兽医常用中药》),樗树凸凸(《山东中药》...
-
甘土
甘土 (《本草拾遗》) 【异名】白单、白?《石药尔雅》),膨润土(《黑龙江中药》)。 【来源】为硅酸盐类矿物蒙脱土、漂白土...
-
甘草头
甘草头 (《纲目》) 【异名】疙瘩草(《甘肃中药手册》)。 【来源】为豆科植物甘草的根茎上端的芦头部分。植物形态详"甘草...
-
番薯藤
番薯藤 (《岭南采药录》) 【异名】红苕藤、番苕藤(《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旋花科植物番薯的茎叶。植物形态详"番薯...
-
刺南蛇藤
刺南蛇藤 (《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异名】爬山虎(《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卫矛科植物刺南蛇藤的根、果...
-
地瓜根
地瓜根 (《草木便方》) 【来源】为桑科植物地瓜的根。植物形态详"地瓜藤"条。 【性味】苦涩,凉。 ①《滇南本草》:"性凉...
-
黑芝麻
黑芝麻 SemenSesamiNigrum (英)BlackSesame 【别名】 胡麻子、脂麻。 【来源】 为脂麻科植物脂麻SesamumindicumL.的种子。 【植物形态】...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甘青青兰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