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驳骨
(《广西中药志》)
【异名】大还魂(《广州植物志》),龙头草(《广西药植名录》),大驳骨消、大驳骨丹、大骨风、接骨木、大骨碎、大骨节草、大接骨(《广西中草药》)。
【来源】为爵床科植物鸭嘴花的枝叶。
【植物形态】鸭嘴花
大灌木,高2~3米,除幼嫩部稍被毛外,余均秃净。叶对生,矩圆状披针形或矩圆状椭圆形,长10~15厘米,宽3~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短尖,全缘,两面均被微毛;具短柄,穗状花序顶生或近顶部腋生,常数个合生,连花序柄长约10厘米;苞片卵形或倒卵形,长约1.5厘米,宽8~10毫米,被微毛;小苞片矩圆形,长1.2~1.4厘米,宽约3毫米;萼长约8毫米,裂片披针形;花冠白色而有紫色线条,长约3厘米,2唇形,上唇2裂或近全缘,下唇3裂;雄蕊2,突出;花柱线形,短2裂。蒴果长约2厘米,被毛,有种子4颗。花期春、夏。
常栽培于园圃内。分布广东、广西等地。
【采集】全年可采,晒干或鲜用。
【性味】辛,温。
①《广西中药志》:"味辛,性温,无毒。"
②《广西中草药》:"味微酸辛,性平,无毒。"
【功用主治】活血散瘀。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血瘀肿痛,月经不调。
①《广州植物志》:"全株:可以除痰和治女人月经过多症。"
②矿西中药志》:"通经活血,破瘀生新,止痛消肿,续绝伤。治跌打骨折,血瘀肿痛,风湿痹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3~1两;或浸酒。外用:捣敷。
【宜忌】孕妇慎服。
【选方】消肿止痛,接骨,并治风湿痹痛:大驳骨二两,泽兰一两,透骨消一两,双飞蝴蝶五钱,小驳骨二两,肉郎伞三两,鸡骨香五钱。共捣烂,酒炒热外敷。(《广西中药志》)
大驳骨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大驳骨 (《广西中药志》) 【异名】大还魂(《广州植物志》),龙头草(《广西药植名录》),大驳骨消、大驳骨丹、大骨风、接骨木、大骨碎、大骨节草、大接骨(《广西中草药》)。 【来源】为爵...
相关推荐
-
刺蓬花
【中文名】:刺蓬花 【类别】:全草类 【英文名】:CrownofhornsEuphoriaeHerb 【别名】:铁海棠、番鬼刺、万年刺、虎刺。 【来...
-
刺五加
刺五加 RadixAcanthopanacisSenticosi (英) ManyprickleAcathopanaxRoot 【别名】 五加皮、 刺拐棒。 【来源】 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Acanth...
-
刺三甲
刺三甲 (《天宝本草》) 【异名】五加皮(《滇南本莩》),白竻根(《生草药性备要》),白茨根、山五甲(《草木便方》),苦竻...
-
刺沙蓬
刺沙蓬 (《中国药植图鉴》) 【异名】猪毛菜、大翅猪毛菜(《东北植药图志》),扎蓬棵(《中国药植图鉴》),风滚草(《吉林中...
-
海鹞鱼齿
海鹞鱼齿 (《本草拾遗》) 【来源】为?科动物赤?等的牙齿。动物形态详海鹞鱼条。 【性味】《本草拾遗》:无毒。 【功用主...
-
胡桃油
胡桃油 (《普济方》) 【来源】为胡桃科植物胡桃的种仁榨取之脂肪油。植物形态详胡桃仁条。 【功用主治】治绦虫,疥癣,...
-
海蜇皮
海蜇皮 (《纲目拾遗》) 【异名】白皮子(《柑园小识》),白皮纸、秋风子(《纲目拾遗》),姹皮(《医林纂要》),罗皮(《动物...
-
斑竹壳
斑竹壳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异名】斑竹衣。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刚竹的箨。植物形态详"斑竹根"条。 【功用主治】...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刺蓬花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