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桃油
(《普济方》)
【来源】为胡桃科植物胡桃的种仁榨取之脂肪油。植物形态详胡桃仁条。
【功用主治】治绦虫,疥癣,冻疮,?耳。
①《纲目拾遗》:补火。
②《现代实用中药》:缓下剂,能驱绦虫;外用于皮肤病,疥癣,冻疮,腋臭等。
【用法与用量】内服:炖温,3~6钱。外用:滴耳或涂搽患部。
【选方】①治伤耳成疮出汁者:胡桃,杵取油纳入。(《普济方》)
④治耳疳:核桃仁,研烂,拧油去渣,得油一钱,兑冰片二分:每用少许,滴于耳内。(《医宗金鉴》滴耳油)
胡桃油
(《普济方》)
【来源】为胡桃科植物胡桃的种仁榨取之脂肪油。植物形态详胡桃仁条。
【功用主治】治绦虫,疥癣,冻疮,?耳。
①《纲目拾遗》:补火。
②《现代实用中药》:缓下剂,能驱绦虫;外用于皮肤病,疥癣,冻疮,腋臭等。
【用法与用量】内服:炖温,3~6钱。外用:滴耳或涂搽患部。
【选方】①治伤耳成疮出汁者:胡桃,杵取油纳入。(《普济方》)
④治耳疳:核桃仁,研烂,拧油去渣,得油一钱,兑冰片二分:每用少许,滴于耳内。(《医宗金鉴》滴耳油)
芭蕉油 (《日华子本草》) 【异名】芭蕉汁(《卫生杂兴》),芭蕉树水(《中级医刊》(5):57,1959)。 【来源】为芭蕉科植物芭蕉...
竹鼠子油 【来源】为竹鼠科动物竹鼠的脂肪油。动物形态详"竹鼠肉"条。 【性味】味淡甘,性平。 【功用主治】解毒排脓,...
鸢油 (《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鹰科动物鸢的脂肪油。动物形态详"鸢脚爪"条。 【功用主治】鸢油和烟油,搽癞子。...
油茶根皮 (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山茶科植物油茶的根皮,植物形态详"茶子心"条。 【采集】全年可采,...
柳叶 (《本经》) 【来源】为杨柳科植物垂柳的叶。植物形态详"柳枝"条。 【采集】春,夏采收。 【化学成分】含4.93%鞣质(干...
豹骨 (《医林纂要》) 【来源】为猫科动物豹的骨胳。 【动物形态】豹,又名:程(《庄子》),失刺孙(《梦溪笔淡》),金钱豹...
砂仁壳 (《中药志》) 【异名】砂壳(《饮片新参》)。 【来源】为姜科植物阳春砂或缩砂的果壳。植物形态详"砂仁"条。 【药...
唐古特马尿泡 (《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异名】马尿泡、羊尿泡(《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唐传尕保(藏名)。 【来源】为茄...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