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条鱼鳖
(《浙江中药资源名录》)
【异名】蚂蝗连天蕨、拟石苇(《广西中兽医药植》),石豇豆(《陕西植药调查》),卧龙草、马牙齿、瓜子草、打不死、三百棒(《湖南药物志》),马黄七、回阳生、连天草、小肺金、小线蕨(《广西药植名录》),鸭舌韦、鸭舌鱼鳖(《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石蕨的全株。
【植物形态】石蕨
多年生草本。根须状,黑色;根状茎细弱,长而横走,有网状中柱,密被鳞片;鳞片卵圆披针形,生长在先端的淡棕色,在老茎上的褐棕色,盾状着生。叶远生,革质,狭线形,长3~9厘米,宽1.5~3.5毫米,边缘强反卷,叶上初被星状毛,久则脱落,中肋上面呈沟状,下面凸出,密被黄色星状毛,叶脉网状,隐没不现;无柄或有短柄,有关节。孢子囊群线形,位于中肋及边缘间各一行,常为反卷的叶缘所覆盖。
生于山林阴湿的石上,溪边,或枯树上。分布四川、贵州、湖南、广西、广东、福建、台湾、浙江、安徽、江西、湖北、陕西、甘肃等地。
【功用主治】活血,调经。治疝气肿痛,跌打损伤,妇女月经不调。
①《浙江中药资源名录》:"叶:治疝气肿痛,利小便。"
②《陕西植药调查》:"镇痛,调经。"
③《湖南药物志》:"活血通经。治创伤溃烂,感冒。"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汁滴鼻。
【选方】①治跌打损伤,筋骨痛:石蕨鲜叶,捣烂。取其自然汁,滴入鼻内。(《湖南药物志》)
②治小儿急惊风:鸭舌韦一两,一枝黄花根五至六钱,半边莲、寒扭(蔷薇科高梁泡)根各四至五钱。水煎服。(《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苍条鱼鳖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苍条鱼鳖 (《浙江中药资源名录》) 【异名】蚂蝗连天蕨、拟石苇(《广西中兽医药植》),石豇豆(《陕西植药调查》),卧龙草、马牙齿、瓜子草、打不死、三百棒(《湖南药物志》),马黄七、回...
相关推荐
-
藏茄
藏茄 (《陕甘宁肯中草药选》) 【异名】樟柳柽、唐传那保(藏名)。 【来源】为茄科植物唐古特莨菪的根和种子。 【植物形态...
-
藏青果
藏青果 (《中药材手册》) 【异名】西青果(《中药材手册》),西藏青果(《饮片新参》)。 【来源】为使君子科植物诃子的幼果...
-
草贝母
草贝母 (《云南中草药选》) 【异名】土贝母(《云南中草药选》),山慈菇(《天津医学通讯》(10):16~22,1971) 【来源】为百合...
-
糙叶树
糙叶树 (《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异名】牛筋树。 【来源】为榆科植物糙叶树的根皮及树皮。 【植物形态】糙叶树 落叶乔...
-
三七
三七 (《纲目》) 【别名】山漆、金不换(《纲目》),血参(《医林纂要》),参三七(《本草便读》),田三七、田漆(《伪药条辨...
-
斑鸠
斑鸠 (《嘉祐本草》) 【异名】斑鹪、锦鸠(《范汪方》),斑鹪(《本草衍义》),鹁鸠(《六书故》),祝鸠(《纲目》)。 【来源...
-
核桃楸皮
核桃楸皮 (《中药志》) 【异名】楸树皮(《甘肃中药手册》),楸皮(《中药志》)。 【来源】为胡桃科植物核桃楸的枝皮或干皮...
-
巴豆油
巴豆油 (《纲目》)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巴豆种仁中的脂肪油。植物形态详巴豆条。 【药材】为黄色或黄褐色液体,有粘稠...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藏茄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