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地罗
(《生草药性备要》)
【异名】怎地罗。一朵芙蓉花(《生草药性备要》),落地金钱、夜落金钱(《广州植物志》),文钱红(《陆川本草》),金线吊芙蓉(《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为茅膏菜科植物锦地罗的去花茎的全草。
【植物形态】锦地罗,又名:五柱毛毡苔。
多年生草本。叶基生,旋叠状排列,层层重叠如铜钱;叶片倒卵状匙形,长6~10毫米,宽约6毫米,前部边缘有红色腺毛,基部渐狭而成柄;托叶膜质。花茎1~3枚,自叶丛抽出,高6~22厘米,柔弱,无毛;总状花序;小花具柄,长约3毫米;花萼钟形,裂片5,长约3毫米,狭卵形,先端短尖;花瓣5,白色,长于萼片;雄蕊5;子房近球形,无毛,花柱5,线形,有流苏状柱头。蒴果背裂,种子多数。花期5月。
生于低湿草地。分布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等地。
【采集】4~5月采收全草,剪去花茎,晒干。
【药材】干燥全草,叶片倒卵状匙形,黄褐色,菲薄,边缘密生红色腺毛,托叶流苏状。全部叶片重叠挤压,呈铜钱状或形状不规则的扁块,直径约15~24毫米,厚约5~8毫米不等。底部棕褐色,有残存黑褐色、线形的根;边缘红色、毡状,摸之疏松;顶面枯黄色,中央残存1~3条花茎的基部;花茎纤细,黄褐色,很少带有花朵。气微,味淡。以朵大、边缘红色、无泥屑杂质者为佳。
主产于广东,广西亦产。
【性味】甘淡,凉。
①《生草药性备要》:"味淡,性寒。"
②《陆川本草》:"淡,凉。"
③《南宁市药物志》:"甘,平,无毒。"
【功用主治】治痢疾,肺热咳嗽,咽喉碎痛,小儿疳积,耳内流脓。
①《生草药性备要》:"有红白二种,红治红痢,白治白痢,煲瘦肉食汤;作茶饮治小儿生疳。"
②《本草求原》:"解积毒,理疳积。"
③《陆川本草》:"消炎,去腐。治小儿胎毒,喉烂,溃疡。"
④《南宁市药物志》:"清热解毒。治内伤热咳,肺劳咯血,耳内流脓。"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5钱。外用:捣敷。
锦地罗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锦地罗 (《生草药性备要》) 【异名】怎地罗。一朵芙蓉花(《生草药性备要》),落地金钱、夜落金钱(《广州植物志》),文钱红(《陆川本草》),金线吊芙蓉(《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为茅...
相关推荐
-
荆三棱
荆三棱 【释名】京三棱、草三棱、鸡爪棱、黑三棱、石三棱 【气味】(根)苦、平、无毒。 【主治】 1、症瘕鼓胀,用三棱...
-
荩草
荩草 (《本经》) 【异名】菉竹(《诗经》),王刍(《毛诗传》),黄草(《吴普本草》),蓐、鸱脚莎(《尔雅》郭璞注),菉蓐草...
-
惊风草
惊风草 (《云南中草药》) 【异名】亮星草、亮叶子草、岩莲(《云南中草药》),披麻草(《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
-
金刷把
金刷把 (《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石蕊科植物松石蕊的全体。 【植物形态】松石蕊 寄生地衣植物。全体呈珊瑚状,多回分...
-
含羞草根
含羞草根 (《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含羞草的根,植物形态详含羞草条。 【采集】夏、秋采集,洗净,晒干。...
-
光叶水苏
光叶水苏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异名】望江青、天芝麻(《李氏草秘》),白马兰、泥灯心、野地蚕、白根草(《浙江民间...
-
贯众
贯众 (《本经》) 【异名】锐苻、泺(《尔雅》),贯节、贯渠、百头、虎卷、扁符(《本经》),贯中、贯钟、贯来、渠母、伯芹...
-
海燕
海燕 (《纲目》) 【来源】为海燕科动物海燕的全体。 【动物形态】海燕 体扁平,呈五角形星状;其中央部称为体盘,体盘背...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荆三棱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