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8健康网-优质健康、养生、生活百科知识分享平台! 专题 地图
首页 中药

白梅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白梅 (《本草经集注》) 【异名】盐梅(《尚书》),霜梅(《纲目》),白霜梅(《本草便读》)。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梅的未成熟果实,经盐渍而成。植物形态详乌梅条。 【制法】《齐民...

白梅
(《本草经集注》)
【异名】盐梅(《尚书》),霜梅(《纲目》),白霜梅(《本草便读》)。

白梅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梅的未成熟果实,经盐渍而成。植物形态详乌梅条。
【制法】《齐民要术》:作白梅法,梅子核初成时摘取,夜以盐汁渍之,昼则日曝,凡作十宿十浸十曝便成。
【性味】酸涩咸,平。
①《日华子本草》:暖,无毒。
②《纲目》:酸咸,平,无毒。
③《本草从新》:酸涩咸,平。
【功用主治】治喉痹,泻痢烦渴,梅核膈气,痈疽肿毒,外伤出血。
①陶弘景:白梅亦应(与乌梅)相似,今人多用白梅和药,以点痣蚀恶肉。
②《本草拾遗》:刺在肉中,嚼白梅封之,刺即出。
③《日华子本草》:治刀箭(伤),止血,研敷之。
④《本草图经》:除痰。
⑤《本草蒙筌》:捣烂成膏,敷攻恶毒,治妇人乳痈,拔肉中箭簇;中风紧闭牙关,急宜将肉摩擦。
⑥《纲目》:治中风惊痫,喉痹,痰厥僵仆。又治泻痢烦渴,霍乱吐下,下血血崩,功同乌梅。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噙咽津液或入丸剂。外用:擦牙、捣敷或煅存性研末调敷。
【宜忌】《本草从新》:多食损齿伤筋。
【选方】①治喉痹乳蛾:㈠青梅二十枚(盐十二两,淹五日,取梅汁入明矾三两),桔梗、白芷、防风各二两,猪牙皂角三十条。为细末,拌汁和梅入瓶收之,每用一枚,噙咽津液。凡中风痰厥,牙关不开,用此擦之尤佳。(《纲目》水梅丸)㈡白梅包生矾末作丸含咽,或纳吞之。(《圣济总录》)
②治霍乱吐利:盐梅煎汤,细细饮之。(《如宜方》)
③治梅核膈气:半青半黄梅子,每个用盐一两,淹一日夜,晒干,又浸又晒,至水尽乃止,用青钱三个,夹二梅,麻线缚定,通装磁罐内,封埋地下,百日取出。每用一枚,含之咽汁,入喉即消。(《龚氏经验方》)
④治痈疽已溃未溃皆可用:盐白梅烧存性,为末,入轻粉少许,香油调涂四围。(《易简方》)
⑤治金疮:烧干梅作炭,捣末之,敷一宿。亦治被打伤。(《千金方》)

    文章标签:
      白梅,白梅,《,本草经集注,》,【,异名,】,盐梅,
    相关推荐
    • 白石榴根

      白石榴根 (《福建中草药》) 【来源】为石榴科植物白石榴或重瓣白石榴的根。植物形态详白石榴花条。 【性味】《福建中草...

    • 白皮

      白皮 (《贵州民间药物》) 【异名】牛千斤。 【来源】为卫矛科植物腾冲卫矛的树皮。 【植物形态】腾冲卫矛 灌木。枝灰白...

    • 白苏叶

      白苏叶 (《本草图经》) 【异名】荏叶(《别录》)。 【来源】唇形科植物白苏的叶片,植物形态详白苏子条。 【采集】夏、秋...

    • 白苏梗

      白苏梗 (《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白苏的茎。植物形态详白苏子条。 【采集】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

    • 椿皮

      椿皮CortexAilanthi(英)Tree-of-heavenAilanthusBark 【别名】 椿根皮、椿白皮。 【来源】 为苦木科植物臭椿(樗树)Ailanthusaltissima(Mill.)...

    • 桄榔面

      桄榔面 (《本草拾遗》) 【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桄榔树干髓部的淀粉。植物形态详桄榔子条。 【采集】将树干割断,去皮,取...

    • 旱莲花

      旱莲花 (《广西中草药》) 【异名】金莲花(《广西中草药》)。 【来源】为旱金莲科植物旱金莲的全草。 【植物形态】旱金莲...

    • 白屈菜

      【中文名】白屈菜(《救荒本草》) 【类别】全草类 【异名】地黄连、牛金花(《植物名汇》),土黄连(《东北药植志》),八步...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白石榴根 下一篇:暂无

    相关分类

    热门资讯

    皖ICP备202300751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