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8健康网-优质健康、养生、生活百科知识分享平台! 专题 地图
首页 中药

海金沙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海金沙 (《嘉祐本草》) 【异名】左转藤灰(《四川中药志》),海金砂(《江西草药》)。 【来源】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的成熟孢子。植物形态详海金沙草条。 【采集】立秋前后孢子成熟...

海金沙
(《嘉祐本草》)
【异名】左转藤灰(《四川中药志》),海金砂(《江西草药》)。
【来源】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的成熟孢子。植物形态详海金沙草条。

海金沙

【采集】立秋前后孢子成熟时采收,过早过迟均易脱落。选晴天清晨露水未干时,割下茎叶,放在衬有纸或布的筐内,于避风处晒干:然后用手搓揉、抖动,使叶背之孢子脱落,再用细筛筛去茎叶即可。
【药材】干燥成熟的孢子,呈粉末状,棕黄色或淡棕色,质极轻,手捻之有光滑感。置手掌中即由指缝滑落;撒在水中则浮于水面,加热后逐渐下沉;易着火燃烧而发爆鸣及闪光,不留灰渣,以干燥、黄棕色、质轻光滑、能浮于水、无泥沙杂质、引燃时爆响者为佳。
主产广东、浙江;江苏、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广西、福建、陕西等地亦产。
【化学成分】含脂肪油。另含一种水溶性成分海金沙素。
【性味】甘淡,寒。
⑦《品汇精要》:味淡,性平,无毒。
②《纲目》:甘,寒,无毒。
【归经】入小肠、膀胱经。
①《纲目》:小肠,膀胱血分。
②《本草汇言》:入足少阴,手、足太阳经。
③《本草再新》:入脾、肾二经。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利水通淋。治尿路感染,尿路结石,白浊,白带,肝炎,肾炎水肿,咽喉肿痛,痄腮,肠炎,痢疾,皮肤湿疹,带状疱疹。
①《嘉祐本草》:主通利小肠。得栀子、马牙消、蓬砂共疗伤寒热狂,或丸或散。
②《纲目》:治湿热肿满,小便热淋、膏淋、血淋、石淋,茎痛,解热毒气。
③《本草正义》:利水通淋。治男子淫浊,女子带下。
④《中国植物志》:治筋骨疼痛。
⑤《广西中药志》:用于水肿及热病吐血。
⑥《湖南药物志》:补脾健胃。治小儿食积。
⑦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尿路感染,尿路结石,肾炎水肿,感冒发热,小便短亦,肠炎,痢疾。
⑧《江西草药》:清热解毒,利尿除湿。治肝炎,肾性水肿,皮肤湿疹,水痘,尿血。痄腮,风火牙痛,喉蛾,白喉,带状疱疹,小儿L疳积。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8钱;或研末服。
【宜忌】①《本草经疏》:小便不利及诸淋由于肾水真阴不足者勿服。
②《本经逢原》:肾脏真阳不足者忌用。
【选方】①治小便不通,脐下满闷:海金沙一两,腊面茶半两。二味捣研令细。每服三戗,生姜、甘草汤调下。(《本草图经》)
②治热淋急痛:海金沙为末,生甘草汤冲服。(《泉州本草》)
③治膏淋:海金沙、滑石各一两(为末),甘草二钱半(为末)。上研匀。每服二钱,食前,煎麦门冬汤调服,灯心汤亦可。(《世医得效方,海金沙散)
④治尿酸结石症:海金沙、滑石共研为末。以车前子、麦冬、木通煎水调药末,并加蜜少许,温服。(《广西中药志》)
⑤治小便出血:海金沙为末,以新汲水调下。一方用砂糖水调下。(《普济方》)
⑥治肝炎:海金砂五钱,阴行草一两,车前六钱。水煎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⑦治脾湿太过通身肿满,喘不得卧,腹胀如鼓:牵牛一两(半生半炒),甘遂、海金沙各半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煎水一盏,食前调下,得利止后服。(《医学发明》海金沙散)
⑧治脾湿胀满:海金沙一两,白术二钱,甘草五分,黑丑一钱五分,水煎服。(《泉州本草》)
【名家论述】①《本草经疏》:海金沙,甘寒淡渗之药,故主通利小肠,得牙硝、栀子,皆咸寒苦寒之极,又得蓬砂之辛,所以能治伤寒热狂大热,当利小便,此釜底抽薪之义也,淡能利窍。故治热淋,血淋、膏淋等病。
②《本草述》:海金沙,方书但知其治血淋、膏淋、石淋等症,讵知其种种所患,皆本于湿土之气不能运化,而又有火以合之,乃结聚于水道有如是耳,岂可徒取责于行水之脏腑乎?试观东垣治脾湿方,更如续随子丸之亦治通身肿满、喘闷不快者,则可以思其功之所主,固不徒在行水之脏腑矣。

    文章标签:
      海,金沙,海,金沙,《,嘉祐本草,》,【,异名,】,
    相关推荐
    • 海韭菜

      海韭菜 (《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异名】那冷门(藏名)。 【来源】为芝菜科植物圆果水麦冬的全草、果实。 【植物形态】...

    • 海金沙根

      海金沙根 (《贵州民间方药集》) 【异名】铁蜈蚣、铁丝草(《江西民间草药验方》),铁脚蜈蚣根(《江西草药》)。 【来源】为...

    • 海龙

      海龙 (《纲目拾遗》) 【异名】水雁(《现代实用中药》),海蛇(《药材资料汇编》)。 【来源】为海龙科动物刁海龙、拟海龙或...

    • 海马

      海马 (《本草拾遗》) 【异名】水马(《抱朴子》),虾姑(《海南介语》),龙落子、马头鱼(《动物学大辞典》)。 【来源】为海...

    • 韩信草

      韩信草 (《生草药性备要》) 【异名】大力草、耳挖草(《生草药性备要》),金茶匙(《本革求原》),大韩信草(《南宁市药物志...

    • 和筋草

      和筋草 (《湖南药物志》) 【异名】大鸡肠草、鹅儿肠。 【来源】为石竹科植物日本狗筋蔓的全草。 【植物形态】日本狗筋蔓...

    • 空心莲子草

      空心莲子草 HerbaAlternantherae (英)AlligatorAlternantheraHerb 【别名】 水花生、喜旱莲子草、空心苋。 【来源】 植物空心莲子草Alt...

    • 河豚鱼肝油

      河豚鱼肝油 (《辽宁医学》2(10):467,1966) 【来源】为鲀科动物弓斑东方鲀、虫纹东方鲀、暗色东方鲀的肝脏所熬出的油。动...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海韭菜 下一篇:暂无

    相关分类

    热门资讯

    皖ICP备202300751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