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8健康网-优质健康、养生、生活百科知识分享平台! 专题 地图
首页 中药

麻黄根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麻黄根(《本草经集注》) 【异名】苦椿菜(《大同府志》)。 【来源】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或木贼麻黄或中麻黄的根及根茎。植物形态详麻黄条。 【采集】立秋后采挖,去净须根及茎苗,...

麻黄根(《本草经集注》)

麻黄根


【异名】苦椿菜(《大同府志》)。
【来源】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或木贼麻黄或中麻黄的根及根茎。植物形态详麻黄条。
【采集】立秋后采挖,去净须根及茎苗,晒干。
【药材】干燥根弯曲不整,长约20厘米,粗约2厘米,表面红棕色,有明显的纵沟,根茎有突起的节。质坚硬,纵劈之,内部有众多之纵行纤维;横断面木质部有很多空隙,从中心向外放射,色淡黄。
主产内蒙古、辽宁、江西、河北、陕西、甘肃等地。
【炮制】拣去杂质,除去残茎,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后切片,晒干。
【性味】①《纲目》:甘,平,无毒。
②《本草正》:味甘微苦、微涩,乎。
【功用主治】治体虚自汗、盗汗。
①陶弘景:止汗,夏月杂粉用之。
②《滇南本草》:止汗,实表气,固虚,消肺气、梅核气。
③《四川中药志》:敛汗固表。治阳虚自汗,阴虚盗汗。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入丸、散。外用:研细作扑粉。
【宜忌】有表邪者忌服。
【选方】①治诸虚不足,及新病暴虚,津液不固,体常自汗,夜卧即甚,久而不止,羸瘠枯瘦,心忪惊惕,短气烦倦:黄芪(去苗、土)、麻黄根(洗)、牡蛎(米泔浸,刷去土,火烧通赤)各一两。上三味,为粗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小麦百余粒,同煎至八分,去滓热服,日二服,不拘时候。(《局方》牡蛎散)
②治虚汗无度:麻黄根、黄芪等分。为末,飞面糊,作丸梧子大。每用浮麦汤下百丸,以止为度。(《谈野翁试验方》)
③治产后虚汗不止:㈠当归一两(锉,微妙),麻黄根二两,黄芪一两(锉)。上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圣惠方》麻黄根散)㈡牡蛎粉三分,麻黄根二两。捣细罗为散,用扑身上。(《圣惠方》麻黄根散)
④治肾劳热,阴囊生疮:麻黄根、石硫黄各三两,米粉五合。上三味治下筛,安絮如常用粉法搭疮上,粉湿,更搭之。(《千金方》麻黄根粉)
【名家论述】①《纲目》:麻黄发汗之气,驶不能御,而根节止汗,效如影响。自汗有风湿、伤风、风温、气虚、血虚、脾虚、阴虚、胃热、痰饮、中暑、亡阳、柔痉诸症,皆可随证加而用之。当归六黄汤加麻黄根治盗汗尤捷,盖其性能行周身肌表。故能引诸药外至卫分而固腠理也。《本草》但知扑之之法,而不知服饵之功尤良也。
②《本草经读》:麻黄根节,古云止汗,是引止汗之药,以达于表而速效,非麻黄根节自能止汗,旧解多误。
③《本草正义》:麻黄发汗,而其根专于止汗,昔人每谓为物理之奇异。不知麻黄轻扬,故表而发汗,其根则深入土中,自不能同其升发之性。况苗则轻扬,根则重坠,一升一降,理有固然。然正惟其同是一本,则轻扬走表之性犹在,所以能从表分而收其散越,敛其轻浮,以还归于里。是固根悄收束之本性,则不特不能发汗,而并能使外发之汗敛而不出,此则麻黄根所以有止汗之功力,投之辄效者也。凡止汗如糯稻根、桃干、小麦、枣仁之类,皆取其坚凝定静之意,以收散失之气,其旨皆同,夫岂麻黄与根同出一本,而其性顾乃背道相驰耶?防风发汗,其根止汗,亦是此义。

    文章标签:
      麻黄,根,麻黄,根,《,本草经集注,》,【,异名,
    相关推荐
    • 八角枫根

      八角枫根 (《简易草药》) 【别名】白龙须(《简易草药》),白金条(《分类草药性》),白筋条(《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

    • 过山消根

      过山消根 (《贵州民间药物》) 【异名】开喉箭。 【来源】为紫金牛科植物狭叶少花酸藤子的根。 【植物形态】狭叶少花酸藤...

    • 木香

      【中文名】:木香 【类别】:根类 【英文名】:CostusRoot 【别名】:云木香、广木香。 【来源】:为菊科物木香Auckiandiala...

    • 广豆根

      【中文名】:广豆根 【类别】:根类 【英文名】:SubprostrateSophoraRoot 【别名】:山豆根、小黄连。 【来源】:为豆科物柔枝...

    • 王不留行

      【中文名】:王不留行(《本经》) 【类别】:种子类 【异名】不留行、王不流行(《吴普本草》),禁宫花、剪金花(《日华于...

    • 白三百棒

      白三百棒 (《云南中草药》) 【异名】红三百棒。 【来源】为堇菜科植物如意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如意草 宿根直立草本...

    • 枳壳

      【中药名称】枳壳(《雷公炮炙论》)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枸橘、酸橙、香圆或玳玳花等将近成熟的果实。植物形态详枸橘、...

    • 大叶桉叶

      大叶桉叶 (《中国药植图鉴》) 【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大叶桉的叶。 【植物形态】大叶桉,又名:蚊仔树。 常绿乔木,高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五倍子苗 下一篇:暂无

    相关分类

    热门资讯

    皖ICP备202300751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