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8健康网-优质健康、养生、生活百科知识分享平台! 专题 地图
首页 中药

醉鱼草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醉鱼草 (《纲目》) 【异名】鱼尾草、醉鱼儿草(《履?岩本草》),槐木(《普济方》),闹鱼花(《纲目》),痒见消(《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光子、羊脑髓、五霸蔷(《中国树木分类学》),四方麻...

醉鱼草
(《纲目》)

【异名】鱼尾草、醉鱼儿草(《履?岩本草》),槐木(《普济方》),闹鱼花(《纲目》),痒见消(《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光子、羊脑髓、五霸蔷(《中国树木分类学》),四方麻、阳包树(《中国药植志》),鱼鳞子(《安徽药材》),药杆子(《江苏植药志》),驴尾草、羊尾巴、防痛树、鸡公尾(《广西中兽医药植》),毒鱼藤、鲤鱼花草、药鳗老醋(《中国土农药志》),野巴豆、老阳花、萝卜树子、药鱼子(《除害灭病爱国卫生运动手册》),土蒙花(《四川中药志》),花玉成、四棱麻、羊饱药、羊白婆、金鸡尾、洞庭草、白皮消、铁帚尾(《湖南药物志》),红鱼波、红鱼皂(《闽东本草》),四季青、白袍花、糖茶、水泡木、雉尾花、楼梅草(《南方主要有毒植物》),鱼泡草、鱼藤草、洋波、鱼背子花(《福建中草药》)。

【来源】为马钱科植物醉鱼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醉鱼草
落叶灌木,高1~2.5米。树皮茶褐色。小枝具四棱而稍有翅,棱的两面有短白茸毛,老则脱落。叶对生,卵圆形至矩状披针形,长3~8厘米,宽1.5~3厘米,纸质,先端尖,全缘或有小齿,基部浑圆至钝形或楔形;幼嫩时叶面间有茸毛,下面密被绵毛,老时两面均无毛;叶柄长2~4毫米。总状花序顶生,长18~40厘米;总苞1片,披针形,有茸毛;萼钟状,4或5浅裂:花冠紫色,有白色闪光的细鳞片,长1~1.2厘米,前端膨大,4裂,裂片卵圆形;雄蕊4,花丝短,贴生;雌蕊1,花柱线形,柱头2裂,子房上位。蒴果,2瓣裂,椭圆形,长约5毫米。种子细小,略为纺锤状。花期4~7月。果期10~11月。
生于山地,亦有栽培以供观赏。分布浙江、安徽、江苏、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等地。

本植物的根(七里香)、花(醉鱼草花)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化学成分】叶含醉鱼草甙等多种黄酮类。

【药理作用】醉鱼草有某些杀昆虫作用

【性味】辛苦,温,有毒。

①《纲目》:"辛苦,温,有小毒。"

②《湖南药物志》:"微辛,温,无毒。"

【功用主治】祛风,杀虫,活血。治流行性感冒,咳嗽,哮喘,风湿关节痛,蛔虫病,钩虫病,跌打,外伤出血,痄腮,瘰疬。

①《福建民间草药》:"能活血行气。"

②《湖南药物志》:"消风去湿,行气化痰,解毒止咳。治腹痛,腹泻,痈肿,关节痛。"

③《闽东本草》:"消食去积滞,杀虫。治蛔虫绞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0.5~1两);或捣汁。外用:捣丹涂或研末掺。

【选方】①治流行性感冒:醉鱼草五钱到一两。水煎服。(《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②治钩虫病:醉鱼草五钱(儿童酌减)。水煮二小时,取汁一百毫升,加白糖,于晚饭后与次晨饭前分服。服药量可由五钱逐次增至五两。个别服药者有恶心、腹痛、腹泻、头昏乏力等症状。(《全展选编?传染病》)

③洽疟疾:醉鱼草、白英各一两。水煎,于疟疾发作前三至四小时内服,连服二天。(《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④治跌打新伤:鲜醉鱼草全草,五至八钱(干的三至五钱)。酌加红酒、开水炖一小时,内服。(《福建民间草药》)

⑤治外伤出血:醉鱼草叶晒干研末,撒在伤口,并轻轻压一下,有止血作用。(《福建民间草药》)

⑥治误食石斑鱼子(中)毒,吐不止;鱼尾草研汁服少许。(《普济方》)

⑦治痄腮:醉鱼草五钱,枫球七枚,荠菜三钱。煮鸡蛋食。(《湖南药物志》)

⑧治瘰疬:醉鱼草全草一两。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⑨治风寒牙痛:鲜醉鱼草叶和食盐少许,捣烂取汁漱口。(《福建中草药》)

【临床应用】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用复方醉鱼草片剂,每次8片,日服3次(1日剂量为生药醉鱼草5.3钱,紫金牛4.7钱,芫花2.6分),10天为一疗程。用药后近期疗效明显,一般在3~5天后咳嗽缓解,脓痰转稀,容易咳出,喘息减轻,但不能完全控制。副作用有胃部不适,舌咽干燥,肠胀气,个别诉头昏,停药后即消失。

②治疗支气管哮喘
取醉鱼草煎服,每日2次,每次2两。试治1例,于每次服药后10~15分钟吐出大量黄脓样痰,约2周后自觉胸部紧闷有明显改善,继续服药1个半月(总药量达6斤),症状逐渐消失,3个月后随访病者已恢复工作,虽在天气改变时亦末发作,检查两肺呼吸音清晰。

    文章标签:
    相关推荐
    • 祖司麻

      【中文名】:祖司麻 【类别】:皮类 【英文名】:CiraldDaphneBark 【别名】:祖师麻、大救驾、金腰带。 【来源】:瑞香科植...

    • 醉鱼草花

      醉鱼草花 (《纲目》) 【来源】为马钱科植物醉鱼草的花,植物形态详"醉鱼草"条。 【采集】4~7月采收,晒干。 【性味】《...

    • 柞木叶

      柞木叶 (《纲目》) 【来源】为大风子科植物柞木的枝叶。植物形态详"柞木皮"条。 【功用主治】治痈疽,肿毒;下死胎。 【...

    • 柞树叶

      柞树叶 (《黑龙扛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壳斗科植物蒙栎的叶。植物形态详"柞树皮"条。 【功用主治】治细菌性痢疾...

    • 七叶一把伞

      七叶一把伞 (《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樟科植物倒卵叶六驳的树皮。 【植物形态】倒卵叶六驳 常绿乔木。叶互生,稍革质...

    • 地黄叶

      地黄叶 (《食疗本草》)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叶片,植物形态详"干地黄"条。 【功用主治】治恶疮,手、足癣。 【用...

    • 大狼毒

      大狼毒 (《滇南本草》)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大狼毒的根。 【植物形态】大狼毒,又名:五虎下西山、搜山虎。 多年生草木...

    • 蚕蜕

      蚕蜕 (《纲目》) 【异名】蚕退、马鸣退(《嘉祐本草》),马明退(《儒门事亲》),蚕蜕皮(《本草蒙筌》),佛退(《眼科龙木论...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祖司麻 下一篇:暂无

    相关分类

    热门资讯

    皖ICP备202300751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