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树根
(《滇南本草》)
【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根。植物形态详"棕榈皮"条。
【采集】全年可采。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平,味苦涩,无毒。"
【功用主治】止血,祛湿,消肿解毒。治吐血,便血,血淋,血崩,带下,痢疾,关节痛,水肿,瘰疬,流注,跌打损伤。
①《滇南本草》:"治妇人血崩不止,又治大肠下血,男子五淋便浊。"
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通经,祛湿。"
③《四川中药志》:"养血收敛,涩肠止痢。治吐血,肠风下血,崩、带,跌打损伤及腰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煎水洗。
【选方】①治吐血:棕树根烧灰,兑童便、白糖,空心服。(《四川中药志》)
②治血淋:棕榈根一两。炖猪精肉食。(《湖南药物志》)
③治遗精:棕榈根五钱。水煎,白糖冲服。(《湖南药物志》)
④治赤白痢:棕榈根、六合草、红斑鸠窝各二两。水煎服。(《四川中药志》)
⑤治久痢:棕树根炖肉服。(《四川中药志》)
⑥治阴挺:棕桐根四两,猪精肉四两。久煮去药,食肉与汤,连食三至五次。
⑦治四肢关节痛:棕榈根五钱,白果二钱。水煎服。
⑧治蛇咬:棕榈根、鱼腥草、桑白皮各三钱。煎水洗。(⑥方以下出《湖南药物志》)
⑨治流注(寒性脓肿):棕树根、桃树根、松树根、胡颓子根各适量。水煎,冲洗患部;药渣捣烂外敷。(《江西草药》)
⑩治瘰疬:棕树根、算盘子根、乌桕根各一两。水煎,肉汤对服。(《江西草药》)
⑾治水肿:棕树鲜根一两,腹水草、薏苡根各五钱至一两。水煎服。
⑿治蛔虫病:棕树根、薏苡根、苦楝皮、兰花根各三钱。水煎服。
⒀治睾丸肿大:棕树根三钱,茅根一钱,淫羊藿二钱。水煎服。(⑾方以下出江西《草药手册》)
棕树根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棕树根 (《滇南本草》) 【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根。植物形态详"棕榈皮"条。 【采集】全年可采。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平,味苦涩,无毒。" 【功用主治】止血,祛湿,消肿解毒...
相关推荐
-
紫葳根
紫葳根 (《日华子本草》) 【异名】凌霄花根(《圣济总录》)。 【来源】为紫葳科植物紫葳的根,植物形态详"凌霄花"条。 【...
-
紫菀
【中文名】紫菀(《本经》) 【类别】根类 【异名】青菀(《吴普本草》),紫舌(《别录》),返魂草根、夜牵牛(《斗门方》),...
-
走游草
走游草 (《四川中药志》) 【异名】蛇蜈巴(《峨嵋药植》),小五爪金龙、五叶崖爬藤(《昆明药植调查报告》),藤五甲(《四川...
-
钻秆虫
钻秆虫 (《东北动物药》) 【来源】为螟蛾科动物高梁条螟的幼虫。 【动物形态】高梁条螟 成虫体长1.2~1.4厘米,展翅2.4~...
-
爬山虎
【中文名】:爬山虎 【类别】:茎藤类 【英文名】:JapaneseCreeperStem 【别名】:爬墙虎、飞天蜈蚣、假葡萄糖、捆石龙、枫...
-
天名精
天名精 (《本经》) 【异名】?隧、豕首(《尔雅》),麦句姜、虾蟆蓝(《本经》),天芜菁(叫、品方》),天门精、玉门精、彘颅...
-
明党参
【中文名】明党参(《饮片新参》) 【类别】根类 【异名】土人参、百丈光、天瓠(《证治准绳》),粉沙参,红党参(《本草从...
-
丁香油
丁香油 (《药性考》) 【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丁香)经蒸馏所得的挥发油(古代则多为母丁香所榨出之油)。...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紫葳根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