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胎
(《生草药性备要》)
【异名】大发药(《陆川本草》),走马风(《广西中药志》),山鼠、血枫(《广西中草药》),山猪药(海南)。
【来源】为紫金牛科植物走马胎的根茎。
【植物形态】走马胎,又名:走马藤、大叶紫金牛。
常绿小灌木。根茎呈念珠状,膨大,粗壮。叶通常集于枝端,纸质;叶片长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0~40厘米,宽达1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而成一短柄。边缘有细锯齿,下面红色。圆锥花序顶生;花淡紫色;萼片5裂,裂片近三角形;花冠5深裂,裂片卵形至广卵圆形,长约3毫米;雄蕊着生于花冠管的基部;子房上位,花柱线形,浆果圆形,熟时红色,具细长的果柄。花期4~7月。果期10~12月。
生于林下、山谷或溪旁等潮湿处。分布广西、广东、江西、福建等地。
本植物的叶(走马胎叶)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秋季采挖,洗净,除去须根,晒干。
【药材】干燥根茎呈圆柱形,常膨大呈念珠状,径1.5~4厘米,表面灰褐色至暗紫色,有纵向沟纹,皮部易剥离,厚约2毫米。质坚硬,断面皮部淡紫红色,有紫色小窝点,木部白色。加工的切片,斜切呈长椭圆形,厚约2毫米,皮部与木部分离,木射线清晰。有时掺入茎基部的切片,中央有淡红紫色的髓部。以干燥,念珠状、皮色紫褐多皱缩、断面有菊花纹者为佳。
产广西、广东等地。
【性味】辛,温。
①《生草药性备要》:"味劫辛,性温。"
②《岭南采药录》:"味辛,性温。"
③《陆川本草》:"甘,平。"
【功用主治】祛风湿,壮筋骨,活血祛瘀。治风湿筋骨疼痛,跌打损伤,产后血瘀,痈疽溃疡。
①《生草药性备要》:"祛风痰,除酒病。治走马风。"
②《纲目拾遗》:"研粉敷痈疽,长肌化毒,收口。"
③《本草求原》:"壮筋骨,已劳倦。"
④《岭南采药录》:"理跌打伤,止痛,治四肢疼痛,俱水煎服。"
⑤《陆川本草》:"祛风湿,治风湿骨痛,风瘫鹤膝。"
⑥《广西中药志》:"活血行血。治产后血瘀。"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或浸酒。外用:研末调敷。
【选方】治跌打损伤,风湿骨痛:走马胎根二两,大罗伞、小罗伞各三两,五指牛奶、土牛膝各四两。浸好酒三斤,三天可用。每日早晚各服二两。兼用药酒外擦患处。(《广西中草药》)
走马胎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走马胎 (《生草药性备要》) 【异名】大发药(《陆川本草》),走马风(《广西中药志》),山鼠、血枫(《广西中草药》),山猪药(海南)。 【来源】为紫金牛科植物走马胎的根茎。 【植物形态】走...
相关推荐
-
钻石风1
钻石风1 (《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亨利茶?子的根。 【植物形态】亨利茶?子,又名:岩马桑。 小灌木,高...
-
鳟鱼
鳟鱼 (《纲目》) 【异名】跎(《尔雅》),赤眼鱼(《说文》),红目鳟(《脊椎动物分类学》)。 【来源】为鲤科动物赤眼鳟的肉...
-
钻石风2
钻石风2 (《江西草药》) 【异名】铁牛钻石(《江西草药》),石钻子(《江西省防治慢性气管炎资料汇编》)。 【来源】为清风...
-
紫葳
紫葳 【释名】凌霄、陵苕、陵时、女葳、茇华、武威、瞿陵、鬼目。 【气味】 (花、根)酸、微寒、无毒。 (茎、叶)苦、平...
-
漂摇豆
漂摇豆 (《纲目》) 【异名】瓢摇豆(《履?岩本草》)。 【来源】为豆科植物硬毛果野豌豆的种子。植物形态详"小巢菜"条。 【...
-
土当归2
土当归2 (《吉林中草药》)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大独活的根。 【植物形态】大独活 多年生草本,高1~2米,全株常带黑紫色...
-
黄荆根
黄荆根 (《草木便方》) 【来源】为马鞭草料植物黄荆的根,植物形态详"黄荆子"条。 【采集】2月或8月采挖。 【药理作用】...
-
苎麻
苎麻 【释名】 【气味】 (根、叶)甘、寒、无毒。 【主治】 1、咳嗽痰哮。用苎麻根(煅,存性)研细,取生豆腐蘸药三、五钱...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钻石风1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