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
(《本草拾遗》)
【异名】招豆藤(《本草拾遗》),朱藤(《梦溪笔谈》),藤花菜(《救荒本草》),小黄藤(《植物名实图考》),紫金藤(《江苏药材志》),轿藤、豆藤、藤萝、黄纤藤(江西《草药手册》)。
【来源】为豆科植物紫藤的茎叶。
【植物形态】紫藤
落叶攀援灌木。茎缠绕于他物上。单数羽状复叶,互生;托叶线状披针形,早落;小叶7~11枚,卵状披针形或矩圆状披针形,长4~7厘米,顶端一枚较大;小叶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幼时密生平贴细毛,成熟时无毛。总状花序侧生,倒垂,长15~30厘米;花梗柔弱,有毛,长1~2厘米;萼钟状,5齿裂,密被细毛;花冠蝶形,蓝紫色,旗瓣大,外反,基部有2附属体,翼瓣基部有耳,龙骨瓣钝,镰状;雄蕊2体;花柱内弯,柱头顶生。荚果长而扁平,长10~20厘米,密生绒毛。种子扁圆形,1~3粒。花期3~4月。果期9~10月。
多栽培于庭园。分布东北、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湖北、江苏、浙江、四川、广东等地。
本植物的根(紫藤根)、种子(紫藤子)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夏、秋采收。
【化学成分】树皮含紫藤甙及树脂。叶含木犀草素7-葡萄糖鼠李糖甙、木犀草素7-鼠李糖葡萄糖甙、芹菜素7-鼠李糖葡萄糖甙。新鲜叶含维生素C109毫克%。花含挥发油0.6~0.95%;尿囊素和尿囊酸的含量占花中总氮量的27%。又含廿七烷和22,23-二氮豆甾醇。
【药理作用】紫藤甙及树脂均有毒,能引起呕吐、腹泻乃至虚脱。
【性味】《本草拾遗》:"味甘,微温,有小毒。"
【功用主治】《本草拾遗》:"主水芭病。作煎如糖,下水良。"
紫藤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紫藤 (《本草拾遗》) 【异名】招豆藤(《本草拾遗》),朱藤(《梦溪笔谈》),藤花菜(《救荒本草》),小黄藤(《植物名实图考》),紫金藤(《江苏药材志》),轿藤、豆藤、藤萝、黄纤藤(江西《...
相关推荐
-
紫杉
紫杉 (《东北药植志》) 【异名】赤柏松(《盛京通志》),紫柏松(《蒙文汇书》)。 【来源】为红豆杉科植物东北红豆杉的枝和...
-
紫筒草根
紫筒草根 (《内蒙古中草药》) 【来源】为紫草科植物紫筒草的根,植物形态详"白毛草"条。 【性味】甘微苦,凉。 【功用主...
-
紫杜鹃
紫杜鹃 (《广东省攻克老年慢性气管炎资料选编》) 【异名】土牡丹花、岭南杜鹃(《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为杜鹃花科...
-
紫花芥
紫花芥 (《西藏常用中草药》) 【异名】葶苈子,蒺兀萝卜(藏名)。 【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离蕊芥的种子。 【植物形态】离...
-
化血胆
化血胆 (《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黑蒴的全草。 【植物形态】黑蒴 矮小草本。全株被粗毛。单叶对生,...
-
狗舌草根
狗舌草根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狗舌草的根,植物形态详"狗舌草"条。 【性味】苦,寒。 【功用主治...
-
红土子
红土子 (《贵州民间药物》) 【异名】比子草(《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红土子草、红清酒缸、过路清(《贵州民间药物》...
-
象牙
象牙 (《药性论》) 【来源】为象科动物亚洲象的牙齿,动物形态详"象皮"条。 【采集】多以雕刻象牙时剩下的碎料供药用。...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紫杉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