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白皮
(《本经》))
【来源】为紫葳科植物梓的根皮或树皮的韧皮部。
【植物形态】梓(《本经》),又名:木王(《埤雅》),花楸、河楸、水桐、雷电木、木角豆、臭梧桐。
落叶乔木,高达10余米。树皮灰褐色,纵裂;幼枝常带紫色,光滑或少被柔毛。单叶对生或常3枚轮生,稀互生,具柄,阔卵形至近圆形,长14~24厘米,宽12~22厘米,稀更大,不分裂或掌状3泼裂,裂片先端渐尖,基部近心形,全缘,上面暗绿色,被短毛,下面淡绿色,沿叶脉疏生短柔毛,掌状脉5出,常带紫色,脉腋及叶片基部常具紫色斑点状的腺体,柄长9~17厘米,带暗紫色。圆锥花序顶生;花序轴及分枝披疏毛或无毛;花萼2裂,裂片阔卵形,绿色或紫色;花冠黄白色,具数行紫色斑点,2唇形,前唇2裂,后唇3裂,裂片边缘成。极不规则波状皱曲;雄蕊5,仅2枚完全发育;雄蕊1,子房上位,2室,花柱细长,柱头2裂。蒴果长圆柱形,长20~30厘米。熟时深褐色。种子扁平,长椭圆形,长约5毫米,两端簇生白色长软毛。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于低山河谷,湿润土堆。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河南、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本植物的木材(梓木)、叶(梓叶)、果实(梓实)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根皮于春、夏两季挖采,洗去泥沙,将皮剥下,晒干。
【药材】梓根白皮呈块片状,大小不等。长约20~30厘米,宽2~3厘米,厚3~5毫米,皮片多呈卷曲状。外表栓皮棕褐色,皱缩,有小支根脱落的痕迹,但不具明显的皮孔,栓皮易脱落;内表面黄白色,平滑细致,有细小的网状纹理;断面不平整,有纤维(即皮层及韧皮部纤维),撕之不易成薄片。以皮块大、厚实、内色黄者为佳。
【化学成分】根皮含异阿魏酸、谷甾醇、对-羟基苯甲酸。树皮含对-香豆酸、阿魏酸。
【性味】苦,寒。
①《本经》:"味苦,寒。"
②《别录》"无毒。"
【归经】《长沙药解》:"入足少阳胆、足阳明胃经。"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杀虫。治时病发热,黄疸,反胃,皮肤瘙痒,疮疥。
①《本经》:"主热,去三虫。"
②《别录》:"疗目中疾。""主吐逆胃反,去三虫,小儿热疮,身头热烦,蚀疮,汤浴之,并封薄、散敷。"
③《日华子本草》:"煎汤洗小儿壮热,一切疮疥,皮肤瘙痒。"
④《纲目》:"治温病复感寒邪,变为胃?,煮汁饮之。"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外用:研末调敷或煎水洗浴。
【选方】①治伤寒瘀热在里,身发黄:麻黄二两(去节),连轺二两(连翘根),杏仁四十个(去皮、尖),赤小豆一升,大枣十二枚(剖),生梓白皮(切)一升,生姜二两(切),甘草二两(炙)。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半日服尽。(《伤寒论》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②治伤寒及时气温病,头痛,壮热,脉大,始得一日:生梓木削去黑皮,细切里白一升,以水二升五合煎,去滓,一服八合,三服。(《补缺肘后方》)
③治肾脏炎浮肿:梓根白皮、梓实、玉蜀黍须。水煎服。(《四川中药志》)
【名家论述】《本经逢原》:"梓皮,能利太阳、阳明经湿热,仲景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用之,其治温病复伤寒饮,变为胃?者,煮汁饮之,取其引寒饮湿邪下泄也。"
梓白皮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梓白皮 (《本经》)) 【来源】为紫葳科植物梓的根皮或树皮的韧皮部。 【植物形态】梓(《本经》),又名:木王(《埤雅》),花楸、河楸、水桐、雷电木、木角豆、臭梧桐。 落叶乔木,高达10余...
相关推荐
-
紫绿草
紫绿草 (《贵州草药》) 【异名】扇花冷水花、走马胎(《广西药植名录》),阿伯秀(苗名)。 【来源】为荨麻科植物粗齿冷水花...
-
紫菜
紫菜 (《本草经集注》) 【异名】索菜(《漳浦县志》),紫英(《本草从新》),子菜(《漳州府志》)。 【来源】主要为红毛菜科...
-
追骨风
追骨风 (《南京民间药草》) 【异名】八里花、八里麻。 【来源】为菊科植物蓝刺头的花序。植物形态详"漏芦"条。 【功用主...
-
紫参
紫参 HerbaSalviaeChinesnsis (英)ChineseSageHerb 【别名】 石见穿、石打穿、月下红。 【来源】 为唇形科植物华鼠尾SalviachinensisBenth...
-
香花菜
香花菜 (《生草药性备要》) 【异名】绿薄荷、青薄荷(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留兰香的全草...
-
鳝鱼骨
鳝鱼骨 (《本经逢原》) 【异名】鳝骨(《医林纂要》)。 【来源】为鳝科动物黄鳝的骨骼,动物形态详"鳝鱼"条。 【功用主治...
-
大夜关门根
大夜关门根 (《贵州草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多脉叶羊蹄甲的根。植物形态详"大夜关门"条。 【采集】夏、秋采收。 【性...
-
南木香
南木香 (《云南中草药》) 【异名】小南木香、土木香、打鼓藤、串石藤、白防己、金不换(《云南中草药》),藤子暗消(《云...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紫绿草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