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名称】紫花地丁
【拼音名】Zihuadiding
【英文名】HERBAVIOLAE
【来源】本品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ViolayedoensisMakino的干燥全草。
春、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本品多皱缩成团。主根长圆锥形,直径1~3mm;淡黄棕色,有细纵皱纹。叶基生,灰绿色,展平后叶片呈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5~6cm,宽1~2cm;先端钝,基部截形或稍心形,边缘具钝锯齿,两面有毛;叶柄细,长2~6cm,上部具明显狭翅。花茎纤细;花瓣5,紫堇色或淡棕色;花距细管状。蒴果椭圆形或3裂,种子多数,淡棕色。气微,味微苦而稍粘。
【鉴别】本品叶的横切面:上表皮细胞较大,切向延长,外壁较厚,内壁粘液化,常膨胀呈半圆形;下表皮细胞较小,偶有粘液细胞;上、下表皮有单细胞非腺毛,长32~240μm,直径24~32μm,具角质短线纹。栅栏细胞2~3列;海绵细胞类圆形,含草酸钙簇晶,直径11~40μm。主脉维管束外韧形,上、下表皮内方有厚角细胞1~2列。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切碎,干燥。
【性味与归经】苦、辛,寒。归心、肝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疔疮肿毒,痈疽发背,丹毒,毒蛇咬伤。
【用法与用量】15~30g;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
【贮藏】置干燥处。
【主治】
1、黄疸内热。用紫花地丁研末,每服三钱,酒送下。
2、痈疽恶疮。用紫花地丁(连根)、苍耳叶等分,捣烂,加酒一杯,搅汁服下。
3、痈疽发背。用三伏天收取的紫花地丁草,捣碎,和白面,放醋中泡一夜,贴疮上,极有效。
4、疔疮肿毒。用紫花地丁草捣汁服。又方:用紫花地丁草、葱头、生蜜一起捣烂贴患处。又方:用紫花地丁根、去粗皮,同白蒺藜共研为末。加油调匀涂患处。
5、喉痹肿痛。用紫花地丁叶,加酱少许,研成膏,点入喉部。取吐为效。
紫花地丁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中药名称】紫花地丁 【拼音名】Zihuadiding 【英文名】HERBAVIOLAE 【来源】本品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ViolayedoensisMakino的干燥全草。 春、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本品多皱缩成团...
相关推荐
-
紫金莲
紫金莲 (《贵州草药》) 【异名】转子莲(《贵州草药》),紫金标(《贵州药植目录》),搬倒甑(《中草药通讯》(2):43,1971)。...
-
紫金牛
紫金牛 (《本草图经》) 【异名】平地木、叶下红(《李氏草秘》),叶底红、矮脚樟(《杨春涯经验方》),矮茶、雪里珠、矮脚...
-
紫金牛根
紫金牛根 (《本草图经》) 【来源】为紫金牛科植物紫金牛的根,植物形态详"紫金牛"条。 【采集】全年可采,洗净,晒干。...
-
锥栗果壳
锥栗果壳 (《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 【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桂林栲果实的外壳。植物形态详"锥粟"条。 【性味】苦涩,平。...
-
九龙藤叶
九龙藤叶 (《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为豆科植物龙须藤的叶。植物形态详"九龙藤"条。 【功用主治】熏洗退膜翳。...
-
牡丹花
牡丹花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花,植物形态详"牡丹皮"条。 【化学成分】花瓣含黄芪甙。 【...
-
水栀叶
水栀叶 (《中国药植志》)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大花栀子的叶。植物形态详"水栀"条。 【化学成分】含山梨糖醇、甘露醇等...
-
帕梯
帕梯 (《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异名】野菠萝、露兜(《云南思茅中草药选》),罗金堆(傣名)。 【来源】为露兜树科植物分叉...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紫金莲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