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眼草
(《滇南本草》)
【异名】星莠草、星宿草(《滇南本草》整理本),三仙菜(《云南中医验方》),地胡椒、鼓丁草(《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小鱼眼草或菊叶鱼眼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①小鱼眼草,又名:白芽草、白顶草、翳子花、地细辛。
一年生草本,高10~25厘米。茎略带紫色,密被白色柔毛。叶互生,倒卵形或矩圆状椭圆形,长3.5~7厘米,宽1.2~2.4厘米,先端锐尖,基部渐狭成耳形,边缘有不规则齿缺,在茎中部以下者,常成琴状羽裂,两面均被柔毛;无柄。头状花序极小,排列成圆锥花序,异型,球状或半球状;总苞不明显,苞片2列,卵状披针形或卵形,绿色,缘膜质,少被绒毛;花托半球形,具多数椭圆形突起;花管状,外缘为雌花,多列,花冠白色,圆锥形,先端2裂;中部为两性花,花冠绿黄色,钟状,先端4裂;雄蕊4,花药基部2齿裂;雌蕊I,花柱伸出花冠之外。瘦果扁平,无冠毛。花期春末至夏、秋。
生于溪边、路旁、山坡。分布云南、贵州等地。
本植物的根(鱼眼草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②菊叶鱼眼草
二年生草本。形态与上种相似,但植株较大,高20~40厘米,茎部疏生白色柔毛。
【采集】夏季采收,晒干。
【药理作用】菊叶鱼眼草全草毒性颇强。因曾引起家畜流产,故认为其作用性质类似麦角,但未经证实;可能此种流产乃因动物食后发生急性胃肠炎,反射性地引起盆腔充血所致。
【性味】《滇南本草》:"味苦,性寒。"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利湿,祛翳。治疟疾,痢疾,腹泻,肝炎,妇女白带,日翳,口疮,疮疡。
①《滇南本草》:"治小儿脏腑积热,泻绿水者,捣汁,乳炖服。或捣汁点水酒服,截疟。"
②《云南中草药》:"清热解毒。治肝炎,小儿消化不良,夜盲,疮疡。"
③《贵州药植目录》:"清热除湿,解毒去翳。治疔疮,眼翳,小儿口疮,妇女白带。"
④《云南中草药选》:"清热解毒,止痛,止泻。治感冒高热,腹泻,肝炎。"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4钱。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选方】治痢疾:鱼眼草一钱。捣烂,用开水冲服。(《云南中医验方》)
鱼眼草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鱼眼草 (《滇南本草》) 【异名】星莠草、星宿草(《滇南本草》整理本),三仙菜(《云南中医验方》),地胡椒、鼓丁草(《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小鱼眼草或菊叶鱼眼草的全草。...
相关推荐
-
榆花
榆花 (《别录》) 【来源】为榆科植物榆树的花。植物形态详"榆白皮"条。 【功用主治】《别录》:"主小儿痫,小便不利,伤...
-
榆仁酱
榆仁酱 (《食疗本草》) 【异名】榆酱(《齐民要术》)。 【来源】榆荚仁和面粉等制成之酱。 【制法】《纲目》:"取榆仁水浸...
-
榆蘑
榆蘑 (《吉林中草药》) 【来源】为侧耳科植物金顶蘑的子实体。 【植物形态】金顶蘑 子实体丛生。菌盖佛手黄至草黄色,光...
-
榆叶
榆叶 (《本草经集注》) 【来源】为榆科植物榆树的叶。植物形态详"榆白皮"条。 【化学成分】叶每百克含水分79克,蛋白质...
-
野料豆
野料豆 (《饮片新参》) 【异名】零乌豆、马料豆(《本草汇言》),细黑豆、稽豆、料豆(《本经逢原》),马豆(《本草经解》...
-
赤茯苓
赤茯苓 (《本草集注》) 【异名】赤苓(《本草再新》),赤茯(《本草便读》)。 【来源】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的干燥菌核近外皮...
-
刺蜜
刺蜜 (《本草拾遗》) 【异名】羊刺蜜(《北史》),草蜜、给敦罗(《本草拾遗》),刺糖、骆驼刺糖(《新疆药材》),阳塔克西...
-
黑芝麻
黑芝麻 SemenSesamiNigrum (英)BlackSesame 【别名】 胡麻子、脂麻。 【来源】 为脂麻科植物脂麻SesamumindicumL.的种子。 【植物形态】...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榆花
下一篇:暂无